分享

本周热点 | 新战略的核心是场景思维,不是产品思维

 mini9559 2020-10-24

曾鸣书院驻场大神,小凡会不定期地

针对最近互联网、科技、商业的一些热点话题

发表个人观点。

或犀利或独到,

希望读者在精短的文字中,

获得一些新的看法。 

最近王兴又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提出“万物其实是没有简单的边界的,所以我不认为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在小凡看来,这意味着,美团想要做一个超级App,不断圈地来获取安全感。而这样的逻辑在今天的环境中,还适用吗?

王兴和梁建章两位老企业家的争论,背后是新商业中要用场景思维代替产品思维

最近王兴提出了公司大了就该多元化,以释放红利。更直白的说法是美团在努力圈地,试图成为一个超级app,把多个线下生活服务业连接到线上流量。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在微信慢条斯理推进小程序的咄咄逼人之势下,成为超级app才能有安全感。

多元化经营论至少在纸面意义上,与之前经典的竞争战略定位理论不吻合,自然也激发了一些不同看法,包括携程梁建章直截了当的说,中国的企业更应考虑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发展。

谁说的更有道理呢?要谈论这个问题,先要想想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是针对什么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多元化,是指成功企业可以靠资本规模优势和先进的管理能力输出,跨越多个行业取得成功,以GE为最成功样板。而专业化通常是接近于波特提出的聚焦战略,强调企业应关注规模效应和行业知识,通过单一环节效率最大化形成核心能力,典型代表为intel。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是以(产品)是否跨行业来进行区分,背后的大商业逻辑是供应驱动的逻辑。放到今天的环境下看,尤其是在美团和携程这两家公司从事的互联网行业来看,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这个逻辑非常不适用。

从需求驱动的角度来看,多元化和专业化要用场景化思维模式来思考:以消费者所在的典型场景是否有一致性,作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区分。这样才能理解现在的新商业,包括BAT的生态打法、线上线下融合、跨界协同、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这些正在发生的商业大变革的最基本内在逻辑

两位上一代企业家,王兴和梁健章在发表观点时,虽然习惯性的用了传统的表述框架,但作为优秀的实战派,在各自的企业操作中,是非常有口嫌体正直的一致性。

美团从行业角度很多元化,但是从场景角度,美团一直是围绕以优惠吸引线上消费者、以流量撬动线下商家的典型场景来扩展业务,事实上一直很专注。符合这种场景的领域,美团就能表现出强悍执行力,而超出这个领域,用户真心需要better而不是cheaper的领域,美团就乏善可陈。

而携程在专业化的出行领域,也一直试图扩展业务范围,从机酒到交通到旅游。但和美团类似,符合消费者追求“选择效率”和“性价比”的场景中,携程都做的很好,即使在同一行业内,消费者注重“体验质量”的场景下,比如自助游、民宿,携程就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切入办法。

场景思维,而不是产品思维,才是新商业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用户场景的深入理解,形成典型场景下的服务落地能力,才是需求驱动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对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选择,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框架里,而要优先考虑是否有场景的内在相关性,新一代企业家要注意这点。滴滴程维、饿了么张旭豪、快手宿华,这些新的企业家,至少在表述方面,显现出了更好的场景化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对”场景化思维“有更多的探讨,可以移步湖畔大学App,曾鸣书院频道,和大家互动、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