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念之间,怎样让人与人的命运如天地般迥异?

 王廷喆 2020-10-25

不知念这个字是不是最早发于佛法,我特别喜欢,而且一直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存善念、必有善果”,“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和”一念千年,千年一念”等说法。但我不是佛教徒,也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佛法有云,“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在佛法中,一念代表非常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就在这一念间,某种神奇的力量就把我们每个人分到了不同的层阶和位置。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一念”与“命运”的话题,与任何的宗教信仰都无关。再次声明,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更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但我有信仰,而且我坚信信仰是我最后的,也是唯一我真正稀罕的“奢侈品”。我今天和大家一起主要探讨到底是怎样的一念让我们人与人有如此大的差距?

第一,我认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认知与思维”之念。

人分三六九等,就是佛法界也分“上等根器,中等根器和下等根器”之人,而不是单一的众生平等。每个层阶的人,在同样一件事情的理解领悟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的。这种认知和思维的能力,源于一个人的底层价值观,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高度关联。

考量一个人的认知与思维,基本从以下几个维度:第一,最短时间能否抓住问题的本质?我经常给大家分享《教父》的一句话,“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的人,和一辈子看不透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我们今天说谈(父母)教育,如果您不能看透教育的本质,如果不能看透生命的本质,其实,你有可能越努力,越悲催。因为,没有本质的理解和把控,你可能在最努力的状态向错误的方向狂奔。在教育这个点上,不管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抓住本质都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要优先抓住生命的本质。在教育这里,从无知到极致只有一念之差,就是本质与非本质之差。所谓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也叫第一属性第二,能否多维度、立体系统及动态地思考和领悟问题。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那时候有句话这么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其实,现在的很多男人见识比女人更短,行动力更差,尤其是关于子女教育方面。这些男人,恨不得直接把我们的社会退回到母系氏族社会去。)这里说的“短见”,有时候也称为“断见”,首先说的就是只看眼前,不看,或看不到长远;其次说的是只有单一的角度看,实际生活中的认死理(不管对不对);再次,看不到,或不愿意看到终点,也就是有意回避终局。第三,能否用差异化思维处理复杂性的问题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传奇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客体。每个人,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其独特性,而且每一个生命都会在生长的过程中竭尽全力去发展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身体的不足。这是生物的基因决定的,我们看为什么盲人的听觉特别发达,聋子的触觉极为敏感的原因。每个生下来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即使身体没有,生长环境也会有不如意,生命会自动地调节自己以适应这些。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痛苦,就连叔本华先生也说,“幸福只是想象,痛苦才是人生常态“。人生中的痛苦,我认为大多是因为要了不该要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人之为人,如果能有较高的认知与思维能力,那他一定很善用本质思维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这些人,在生命的进程中,他很容易能分清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

第二,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还有是认知之后的行动力。

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从行动力层面阐释了世界上三种根器人:上士、中士、下士。对于包括我们成人在内的学习者而言,上士指悟性很高,至上情结很强,自律性好且愿意努力学习的人。中士指至上情结不是很足,但内心又有成长和学习愿望的人。下士是指没有成长愿望,自甘堕落且活在哀叹抱怨里的人。

行动力,尤其是一念之后的行动力是一个人绝对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能力的培养,前提是这个人要有至上的愿力和强大的心力,还要有超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死磕自己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今天来听课的家长,尤其是第一次听我课的家长,我相信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孩子来听的。试问下,你认为当下我们的学校,还有你的家庭能按以上的标准培养孩子的行动力吗?再退一步,你认为自己有这样的行动力吗?这次父母特训三期和以往一样,有不少父母在没有正式开课之前就被吓跑了。每天要读书运动打卡,还有写这么多作业,还要早起,三个21天这么长时间,我可做不到。想想孩子,你们对比下,孩子的作业多还是你的作业多?你三个21天都受不了,孩子从小到大,现在从幼儿园到高中,至少也要十四五年吧?好的家庭教育关键在于父母的引领,就这样的父母,你有资格,有能力引领孩子吗?这是一种典型的被欲望驱使,却又有根深蒂固的悲观,自暴自弃的下士思维。

有人一直说,大环境就是这样,原生家庭尤其是我的原生家庭已经成型,我的命就是如此,我能怎么办?课前同学提问中有的同学提到,命我们无法选择,但运的主动权一直在我们自己手里。记住,不管我们出身如何,不管我们有没有好的生长关键,这都不能成为你哀叹命运的理由。有人因相信而行动,有人因行动而相信。这两种人出发点不同,过程、心境和结果更为不同。一切试图去改变命运的想法,不管您有多大的后台,多好的机遇,都更需要行动力来加持。

第三,深度反思与复盘的能力(亦即领悟力或醒悟力)对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影响极为关键。

最近几年,复盘这个词有点火。复盘,这个概念源于中国,很快流行于全球。联想、谷歌、通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包括美军都在深度使用的学习方法。成功需要复盘,失败更需要复盘。反思和复盘深度关联,但还有很大不同。复盘不仅反思结果、过程,还要反思动机、思维、逻辑和场景。反思大都即兴,而复盘多有系统规划。但不管是反思还是复盘,考验的都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醒悟能力和智慧。

学习,一般有三种方式,一个是跟前人学,一个是跟先进学,最为有效和重要的就是第三个,通过反思跟自己学大事复大盘,小事复小盘,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随时随时,不断反思,充分汲取能量。我很小的时候,应该也就刚懂事的时候,就记得父亲经常给我说这样一句话,“静坐常思己过”。这句话一直伴随我到现在,当下或过往我的每一个思考和行为之后,我都会马上再思考,我怎么能确认我的这个思考和决定不是错误的呢?哪怕就是与我的孩子对话,一起做事,我也会常想,“他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呢?我真的理解孩子了吗?我尊重孩子了吗?”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尤其是与教育有关行为的时候,我反复问自己,“这是我的初心要的吗?这是真正的教育应该做的吗?”

反思是一种学习和人生精进的方法,更是一种智慧生成的行为习惯但反思能力是中国人普遍溃泛的能力。在父母特训二期的时候,我们施行了“省三行动“,每人每天都需要反思自己,“今天有哪些是做的较好需要继续保持的(keep)?有;哪些做得不好需要立刻停止的(STOP)?;有哪些需要立刻开始用行动去践行的(START)?”可能是由于我没有讲清楚要求,从这一期的实践结果来看,很多人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反思,甚至陷入到了形式主义。我们每次的父母课课后都还有复盘作业,课程复盘作业主要做什么?我想无外乎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老师讲了什么(内容复盘),二是老师为何这么讲,为何这么编排呢?(复盘老师的思维和授课逻辑)三,这次对我有何触动?如果我来讲,我会如何安排?本期的学习不仅给大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也一样是全新的挑战。在这个情形下,错误、漏洞、问题肯定会不少,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精进的绝佳时机。

据说,人的脑子尤其是成人的脑子比花岗岩都坚硬(思维固化),外力怎么冲击都无济于事。真正的改变,只有从内向外自己主动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差别,有先天出身、有后天努力,也有运气加持的因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教育接受的一念之差。有句话我非常喜欢,“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世界就是你的心”,套用演绎在今天的课上,“心(念)决定着你的命运”。这一念,有人千年(至死不改),进而荒废一生;有人一笑一个转身,念随心转,命运也开始了转向。

前段时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横向比较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丝毫不比人和猪的差距小”。这句话很扎心,但很受益。如果对您有用,也送给您。

感谢聆听。

说明:本文根据作者在2020年10月24日在DE父母特训营三期的分享录音整理而成,案例有删减。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