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到上海的第一天发誓不坐黄包车

 乔茗星 2020-10-25


19世纪末期亚洲出现载客人力车,车厢前伸出两根辕杆作挽车的手把,组件是弹性车轮、钢片弹簧的悬挂装置和木制车厢,提起辕杆乘车人身躯后仰。

同治12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 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为是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1879年以前为双人坐男女可同坐,清政府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禁止双人同坐。

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黄包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与当时的轿子和马车相比较,具有轻便、迅速价廉等特点成为魔都中产阶级出行的首选。

1919年五四运动号召不坐人力车,提倡 “在到上海的第一天就发誓不坐黄包车,代以步行”的新生活

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一回:他走出大门,给樊家树雇了一辆人力车,就让他一人上天桥去。

1940年後人力车逐渐被淘汰。

大自然的全部工作是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剧烈斗争――强者统治弱者的永恒胜利。如果不是这样,整个大自然就只有衰亡。违背这个基本规律的国家也将衰亡。

 1955年上海最後一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