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老上海黄包车

 沪学 2019-11-05

如今在评选上海的乡土文化符号,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不过,在我看来,1980年代之前的老上海已经消逝了。也许空间上的上海还是上海,但那个时代精神印记的上海已经不在了。上海人寻找乡愁,评出100个文化符号,也许是有意义的。本栏目不跟风,也不赶时髦,就是试图从上海城市的许多细节来挖掘老上海的文化元素,寻找那已经逝去的文化记忆。

1920年代上海街头的黄包车和卡车抢道,道路堵塞情景

1920年代上海街头等待生意的黄包车

忽然就想起了黄包车,想起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与黄包车夫的往事——鲁迅与与黄包车夫,有着许多值得铭记的故事。据说,有一次鲁迅坐人力车回绍兴会馆,看见车夫穿得非常单薄,特别是下身,只穿一条破旧的裤子。下车时,他付过车费,还特地多给了一元钱,让车夫买一条棉裤,并且说,这样下去要冻坏腿关节的。一天,他乘车把钱夹丢在车上,车夫看见了送还他,还一再要他当面清点一下,看有没有少了东西。他自然很感激,立即取出一元钱作为酬金,一定要车夫收下。事后,他跟朋友开玩笑说:“这钱夹如果被慈禧太后拾到,恐怕早就落到她的腰包里去了!”鲁迅对待车夫,从不计较车费,每次坐了人力车,总是多给车费,所以人力车工人,喜欢拉他上班。鲁迅常说:人家辛辛苦苦换来一点工钱,要养家活口,在有限的工资上和他们斤斤计较,是不道德的。这些故事反映了先生强烈的人文关怀。

1980年代,我在编撰《中华风物探源》时,专门对黄包车进行了一些探寻,现在不想“炒冷饭”了。只是简单说一说,还是看图比较好,黄包车是上海人的叫法,在中国其他城市。都称之为“人力车”、“洋车”,黄包车的前身确实叫“东洋车”,约1870年为日本人创制,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

1873年,那个时候还处于晚清时期,上海开埠也已经三四十年了,法国商人米拉看到上海租界市面生意日渐好起来,独轮车作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捉襟见肘,这个法商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了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1874年,从日本引进了第一批300辆黄包车。1月20日,上海首家外国小车洋行就开张了,并在《申报》刊登启事:“外国小车出赁”:“今有本行新到洋车,比中华车大不相同,不论天暗下雨,一样可推。车上另有篷帐,下雨不湿衣服,格外奇巧,贵客商欲坐者,请至本行贾可也”。启事还订明路程远近的价格。

最初在上海市面上出现的几批东洋车,车身较高,木制的双轮同马车后轮差不多大小,轮子上虽然包镶着铁皮,行进起来隆隆作响,车座也颠得厉害,乘客颇感不适,于是,那个时代的上海人就开动脑筋,对“东洋车”进行改进,放低了车身,用钢丝铁圈代替木轮,轮子上箍了橡胶车胎,这样车行时就不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车身也相对平稳,乘坐者当然也渐感舒服,这个过程大概也有几十年,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这种经改进的东洋车流行起来,因为车身一律漆成黄色,非常醒目,所以就被称为“黄包车”。

旧上海的黄包车绝大部分是车行出租给车夫的。但也有精美的黄包车,那是有土豪们购置、并雇用车夫,称为“自备车”;还有一种是拉黄包车车夫自己花钱购买车,大抵是半新半旧的车子,经修饰后,也上街拉生意,为了省钱,有人购得这种车子后,逃捐照会,没有牌照,就像今天人们乘没有运行服务证号的“黑车”一样,那个时候的人们就称其为“野鸡车”。

黄包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离不开社会风俗的影响,因为按照早期设计,黄包车为双人同坐,男女可以同坐,既然男女同坐,就会引发故事,而晚清上海社会对“男女之大防”,大约在1879年,因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当局曾经下令禁止双人同坐。随着民生冲决封建的桎梏,这个禁令也逐渐废弛。

至于拉车的劳动力,即所谓黄包车夫,上海是不缺的,周边地区失地农民因天灾人祸,涌进上海,干不了费脑子的活,出出力气还是能混口饭吃的。当时人民的生活很苦,许多苏北人以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为生,拉黄包车的便是一种。当时黄包车分为三种照会:法兰西照会,在法租界里用;大英照会,在英租界里用;中国照会,在上海县城里用。当时路上有红头阿三(印度籍的巡捕),拿着大棒子,他们会掀看车上的照会,若错了,要罚款的。1890年车价约为1英里内5分,2英里内1角。随着上海经济在1930年代的强劲发展,黄包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到抗战爆发时,由租界发放照会的黄包车已经有八万多辆。成为上海人出门办事最主要的代步工具,那个时候,乘坐黄包车,就如同现在人们出门打的一样,到1940年代,更加省力的三轮车出现在街头,纯靠人力运行的黄包车逐渐走向没落。到1949年解放,黄包车几近绝迹。1956年,上海最后的两辆黄包车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这里的一组照片,除了题图和前2张之外,都是作为“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由美国记者所摄,原件珍藏于美国密尔沃基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特此说明。

汽车背后的黄包车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尾随在黄包车后面的还有独轮车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巴士站点的老外与招揽生意的跟班车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在上海街头疾步如飞的黄包车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行走在虹口马路上的黄包车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那个年代的交警与黄包车夫斗法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拉着两个富家千金的黄包车夫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

题图:1860—1890年威廉·桑德斯拍摄上海等地影像:黄包车上的官员

2016年8月6于沪上五角场

按语:古人说学贵有恒、积学聚宝。本公众号新推“岁时丛谈”,作为本人的一份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意在唤起保存与传承中华传统节事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对此有兴趣的学者或艺人批评与讨论。了解古人的节日生活,将有助于我们当今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shanghaiminsu)即“上海民俗”的汉语拼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