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茗星ART#天钥桥与提篮桥

 乔茗星 2020-10-25

宛平路,出门第一条横马路便是天钥桥路。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肇家浜的南岸,浜北的人必须在肇家浜摆渡,才能到达教堂。神父们在肇家浜上架了一座木桥,这座桥成了“开启进入天堂之门的钥匙”。后来天钥桥拆了,天钥桥的路名永久的流传了下来了。

清嘉庆年间提篮桥的桥址,在今东长治路东面、海门路西首系下海浦上的一座木桥,桥宽约2米,长约10米。传说当年木桥附近,今东长治路电车二场处有爿竹器店,专营提篮淘箩闻名,附近还有古刹下海庙,赶集的进香的都要通过此桥。人们称该地区为提篮桥,该桥约于民国初年废圮。

1903年英国人建起了上海第一座近代监狱厦门路监狱。俗称外国监狱、西牢。东面靠近保定路,西侧是舟山路,北面的围墙紧邻昆明路。民国初年建造的密集的石库门房屋,四周多数是中下层市民聚居的,监狱字难记,坊间以附近提篮桥称为提篮桥监狱。

监狱建筑主体是两幢4层高的监楼,分别用字母AB、CD标示,有牢房480间,此外还有几座1—3层的辅楼,承担炊事、医院、看守们的寝室等功能,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0亩左右。

1904年徐家汇天主堂动土兴建,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高50米。教堂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

2016年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天主堂和监狱建造年代相隔无几,天钥桥与提篮桥,两座消失的老桥会有如此的生命密码,真的是天壤之别。

2017年圣诞节阅读闲书时,找到了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题目的出处,英国作家《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约翰·多恩的诗作。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与人交谈保持风度,伴王同行保持距离。一座桥与一座教堂,一座桥与一座牢,从此岸到彼岸,从自由到禁锢,相隔的不止是一座奈何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