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脊髓灰质炎日

 医学abeycd 2020-10-25

10月24日

PPSCC 

脊髓灰质炎曾是一种极为可怕、非常流行的病毒性疾病。每年,这种疾病导致数大量儿童和成人要么死亡,要么瘫痪。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最著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之一。后来,世界著名的病毒学家Jonas Salk博士于1955年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在世界范围内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罹患脊髓灰质炎的概率。为纪念这位伟人,人们将他的诞辰即每年10月24日,作为“世界脊髓灰质炎日”。

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大陆发生了数以百万计的小儿麻痹后遗症,目前,这些患者绝大多数已进入中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新的肢体残疾与病痛,称谓小儿麻痹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PPS)。

由于中国各大医院极少设立专门的儿麻后遗症诊疗专科,许多PPS患者无处就医,难以得到正确的咨询指导,甚至误诊误治,上当受骗加重了残疾。近日,针对30多位PPS网络咨询,特邀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主任,北京市儿麻矫治中心前主任,坚持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手术矫治40余年主持23000多例儿麻病人手术的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解答有关问题。  



PPS是个什么样的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病症?

患者在患病早期做哪些措施可以预防PPS或者减轻PPS带来的病痛?

PPS如何有效治疗?

01

什么是PPS?


PPS患者腿部放射影像

PPS患者腿部外观照片

患者幼儿时期罹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下肢不同程度瘫痪畸形,稳定30-40年后再度出现以下症状:软弱、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疲乏,肌肉萎缩、健侧下肢功能减退,呼吸睡眠障碍,有跌倒风险,精神焦虑等。

肥胖常常会加重肢体残疾进展的速度与程度,运动也可能成为患者的病情加重的“推手”。患者下肢瘫痪畸形越重,既往残疾下肢不合理运动越大,症状发生的概率、速度与程度越明显。合并重度脊柱侧弯、骨盆倾斜者,其消化、呼吸等脏器功能也逐渐受到影响。

关于PPS的病因,西方发表了大量调查研究论文,对PPS病因有多种说法与解释,我们也做了许多实际的患者调研与数据分析。儿麻病人随年龄增加,过度劳累导致残肢衰退加速,肢体的平衡和对称失常,由局部发展为系统性失代偿。

PPS一旦出现,如果没有得到专科医师合理治疗与生活指导,病情必然发展,进展的速度、程度与原有肢体的瘫痪畸形程度,与患者对相关知识认知是否正确有密切关系。肢体残疾妇女妊娠生孩子继发韧带松弛,诱发肥胖更容易继发PPS过早出现。

平衡与对称是宇宙的基本定律,PPS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原有的肢残功能随着年龄增加从量变到质变的平衡破坏,进而身心衰退。

02

六位中老年PPS肢残病痛加重的苦诉

(1)55岁的马先生说,2岁患小儿麻痹一侧下肢瘫痪,50多年使用的好腿近些年出现了膝关节疼痛、大腿外侧骨,一直到髋关节、腰部以及骶部等多部位疼痛。残腿肌肉快速萎缩,几乎没有力量。所有这些近两年时间残障急剧变化,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

(2)60岁的闫女士说:我的脊柱侧弯越来越厉害了,单腿支撑拄拐行走仅有的一点肌力也没有了,彻底瘫痪,腰、髋关节、膝关节都痛,疼痛常年相伴,去医院也只是开点止痛药,没有好办法治,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已是失能状态。

PPS患者照片

(3)河南李女士介绍 ,我是右腿部分麻痹,左腿是健康的,经过65年的过度劳累,原先健侧的左腿也全麻木,脚酸痛,时刻担扰不知什么时候好腿也不中用了,腰侧弯老化愈发严重。

(4)毛先生是双下肢瘫痪畸形,右腿重,左腿轻,单侧持腋杖行走,50岁以前,上下楼梯不累。近几年明显感觉行走吃力,左腿抬不起来,膝盖和髋关节酸痛无力,精神也大不如从前,非常担心影响以后的生活,请求医生指导。

PPS患者照片

(5)刘女士,持拐行走40多年,近年出现右手指麻木无力,双手关节冷、痛,双肩疼痛活动受限,不能高抬,找了几个医生检查都说没有好办法,恳请专科医生解除我的病痛。

(6)崔先生64岁,1岁患儿麻,脊柱10岁开始侧弯,近年侧弯畸形越来越严重,以致影响呼吸,造成经常喘不过气来,右侧腿残疾使左腿负担加大,左腿髋关节、膝盖疼痛不断,而且坐时间长了双腿都肿了,残疾腿严重的骨质疏松,今年7月31日从椅子站立起来的时候,腿一软,一屁股把残疾下肢大腿给坐断。

以上六位小儿麻痹中老年患者诉说的新发症状与病痛,都属于PPS症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大陆百万此类肢体残疾病人就医的诉求。  

03

如何预防PPS?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每个儿麻患者都会发生PPS,以下几条是对儿麻患者的一些忠告,如果按照叮嘱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则能避免或减轻PPS的发生。

(1)残疾人在体能上不能与健康人比试,青年时期不宜过度锻炼和使用自己的残肢。

(2)避免肥胖。

(3)下肢存在肌力不平衡、畸形、短缩等应及时请专科医师检查、咨询。

(4)畸形和瘫痪是失衡的基础,尽可能行手术矫正。

(5)脊柱侧凸骨盆倾斜将极大的影响下肢运动功能,应自我做出手法按摩、定期牵伸避免畸形加重的生活方式,严重者必须手术矫正。

(6)认识自己的身体,制定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换工作。

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畸形的程度、范围、类型不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繁杂多样,患者年龄、工作类型、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不同,因此最好的预防方式是:真实了解自己的肢体畸形残疾程度与类型,建议阅读我编写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专著,更应早期找有经验的矫形外科医生(遗憾的是中国这类医生太少了),实施系统检查评估,制定出合理生活、工作建议、预防并发症以及改善功能的综合治疗方案。

04

PPS肢体畸形矫正和功能重建的原理


PPS患者治疗前照片

PPS患者术后8个月照片

PPS下肢手术治疗与功能重建,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矫正畸形

恢复下肢的持重力线

稳定和保护关节

调整肌力

等长下肢

重建静力平衡

合理使用辅具

秦泗河主任(右一)与患者在病房合影

05

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矫治技术体系

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矫治技术这个项目曾获得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经过近20多年的不断积累总结,融进伊利扎洛夫技术,临床疗效又有突破性进展。简述如下:

(1) 临床思维:整体观念,系统工程、个体化功能重建;

(2) 医疗模式:快乐矫形骨科;

快乐骨科病房文化墙

(3) 手术方法:优化组合,争取一期手术恢复下肢持重力线;

(4) 主要器械:骨外固定器+内固定+辅具;

(5) 理论指导:模仿自然-生态重建理念;

(6) 指导病人肢体功能掌握在自己的生命周期中。

PPS患者治疗照片

“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技术体系”,经过了23000多例手术治疗的验证,手术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纵然60岁以上的病人仍然能实施手术矫治,改善功能,术后结合矫形支具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明显,是目前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后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来说,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亚于他们的预期寿命。对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矫形外科治疗和身心康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系统工程。因此掌握现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的思维方法及策略,至关重要。

期待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医务人员掌握此理念和方法,好让全国各地的PPS患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解除或者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更加幸福地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 秦泗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84-405.

[2] 秦泗河,郭保逢,郑学建等.有限矫形手术结合骨外固定技术治疗中老年脊髓灰质炎后遗征[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010):1249-1254.

[3] 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497-500.

[4] Tiffreau V, Rapin A, Serafi R, et al. Post-polio syndrome and rehabilitation [J]. Ann Phys Rehabil Med, 2010, 53(1): 42-50.

[5] 李妍,黄天龙,张朝东等.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2例[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20(6):680-6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