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人之过

 商坛论衡 2020-10-25

容人之过

微自我:一种个性化生存方式系列谈之七十八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我们追求人生的完美,实际上往往做不到。既使古时的圣贤,用今天的标准的来看,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同样,对待别人的自我大异,我们也不可求全责备。别人的自我大异,锋芒所指,多不为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不可能都让我们滿意,其间难免有过错。其过错有时是客观上确实出现了失误,有时只是用我们自己的标准所作的主观判断;而两者的界限有时又很难分清。所以有人指出,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人,那闭着的一只眼睛就是不要把别人的过错盯得太紧。这种观点也许过于市侩,但是要宽容处世,学会原谅,容得下别人的过错,即容人之过,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涵养。

    一般说来,当别人的过失过错与我们的自我大异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时,我们给予宽容,尽管涉及到对别人自我大异的看法,但是并无切肤之痛,似乎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嫌。因此容人之过则主要体现为别人的自我大异对我们的自我大异,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侵害、冒犯之后的宽容。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容人之过,那才需要真功夫,体现真境界。在平等的关系中,能够善于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包括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而又被实踐证明反对错了人,体现的正是这种真境界。三国时的会稽太守淳于式,曾上书检举东吴宠臣陆逊,说他骚扰驻地安宁,侵占百姓财物,后来查无实据。过了不久,陆逊见到吴王孙权,不仅没有对淳于式大加驳斥,反而称他是一个好官。孙权对陆逊不计人过的长者之风大加赞赏,更加倚重陆逊。陆逊认为,淳于式检举自己,目的是为了保护老百姓,不能因为他错告了自己就去诋毁他。也就是说,淳于式的过错是出了他对自己角色意识的执著,既然大家需要容纳这样的角色意识,当然要容忍其间难以避免的过错,不能因后者而否定前者,而要达到前者的目的必须具备后者的素质。这对于我们今天容纳别人的自我大异,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果说事情过去之后,我们容人之过,总可以比较理智的对待;那么当别人正处在过错中对我们实施冒犯时,我们能够冷静应对,容人之过,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此时离不开一个“忍”字。古时候有人问天台山国清寺一个叫塞山的诗僧:“如果现在正有人骂你辱你欺你,该怎么办?”塞山笑着回答:“人来骂你辱你欺你,你且忍他容他让他。”随即塞山有一诗偈:“有人来骂你,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古今中外许多忍让克制、临辱不惊的典范,似手都暗契佛门忍辱的教义。我们是市俗中人,容纳别人的自我大异,虽然不必将所谓的生忍、力忍、缘忍、观忍、慈忍等忍辱法门都烂熟于心才算功德圆满,但在容人之过时,具有忍辱退让的雅量却至少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这也许正是塞山“却是得便宜”的机智之处,而不必简单地把它等同于阿Q精神。按照塞山的逻辑,既然有人平白无故地来骂你辱你欺你,明明是他的过错,那么其人必非善类,不是胸襟狭小,欺善怕恶之徒,就是没有学问修养,粗暴浮躁之流。对于这种人,你还与他较长论短争个什么?反倒不如对他包涵容忍,不动声色。否则两人都显一时激愤,谁也不知会闹出个什么结果。当然,我们所说得容人之过,不能小看别人、贬低别人,还要把别人的行为当作一种自我大异来看待。既便别人此时尚没有实现自我大异,也要看到其将来仍有实现自我大异的可能性。此时对他的容忍,其实就是不要将他一棍子打死,或者使他错上加错,丧失了实现自我头异的可能性,或者使他实现自我大异的目标更为遥远。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自己的一次忍辱负重,就能使别人幡然悔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即走上或者重新回归自我大异之路。我们容人之过,也包括允许别人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失误,可能会出现的反复。只要不是走火入魔,我们都要允许其在实践中不断校正,促使其几经挫折后最终取得自我大异的正果。

    容人之过,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宽恕,也是对自己自我大异的反思,为以后自我大异的发展留有余地。别人的过错固然当是咎由自取,但既然与我们有关,那一定事出有因,或许正是自己不经意的过错恰恰被别人看得很重,引起了过激的反映。我们不妨把这个不经意的过错找出来,加以改进。既使别人的过错是完全出于对自己的误解和误会,我们也要引以为戒,避免类似的事情真的发生。以人为镜,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此说来,容人之过,我们自己的自我大异并没有超然度外,那仍然是对自我大异的一种磨练和成就。《菜根谈》中说:“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释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遭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为福。”这样善待别人之过,视此为转祸为福的途径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印度的佛陀。相传在公元前483年,佛陀80岁时,有一天在铁匠肯达家吃饭。可能是因为铁匠家条件不太好,做出的肉食不干净,佛陀吃了后竟腹泄不止,眼看就要咽气。肯达深知自己的罪过不小,不断地自责。佛陀却安慰他,临终时请人告诉肯达不要自责。佛陀说自己有两次吃饭感到特别幸福,一次是在宝树下吃米粥时获得力量成了道,再一次就是在铁匠家吃得这顿饭,开启了他涅槃的最后一道门。佛陀觉得自已应当感谢铁匠肯达。这个故事是悲壮的,确实使我们看到了佛陀人格的伟大,值得我们在容人之过中引以为楷模。

哲思录

    我们彼此彰显自己的个性,以自我大异的面貌共存,而我们所彰显、努力夸大之异,其差异其实很小,稍不留意就可能越过其间的区别,别人就可能对我们有所冒犯;既使对我们没有直接的冒犯,因为其自身的原因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瑕疵,令我们不快或不满。对此,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宽容之心,即容人之过。

    既然大家是同中之异,其间的界限极容易混同,我们就需要严于律己,宽以责人,容人之过,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把握自我大异的主流。反过来说,把握自我大异的主流,我们砥柱中流,同样也要容忍别人的执著,尽管这种执著可能是偏执甚至是以偏概全,我们亦不可求全责备,要给别人留有足以自我更新的机会,引导和促使矛盾向着有利于各自自我大异的方向发展,各得其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