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遥的商业基因——北岳觅恒踪续三

 商坛论衡 2020-10-25

平遥的商业基因——北岳觅恒踪续三

——北岳觅恒踪续二

北行的第一站是平遥,相对于西安而言,那是从一个古城到另一个古城。看惯了西安城墙的端庄厚重,对平遥古城的第一印象除了同样的古朴,更像是大土豪的庄园围墙。在箭楼的规模上,后者略似民间的庙宇。但是其保存完整,不像西安那样有后来补修的地段。

在我的印象中,平遥是近代商业的民间胜地,也是晋商的发祥地、根据地。对我既然是必经之地,为什么不到此一游呢。从高铁时刻表上可以看出,到站是“平遥古城”,我想那就当是古城内停靠。结果出站一看,这里还没有进入城市圈。从网友的旅游攻略里得知,出火车站走十分钟左右就能看到古城墙,所以我就想走走看。可能是走错了方向,越走越看不见城市的影子。于是打住,赶紧返回原点。看见有一辆公交车正在启动,我立即上车。还好,这就是进城的线路。后来才知道,是“平遥”火车站离古城很近;而“平遥古城”作为高铁站并非如此。看来,望文生义,那往往是靠不住的。

提交过健康码之后,公交车师傅问我是不是出来旅游的,唠了几句家常。进县城了,沿着古城墙走了一段,这位师傅就问我住不住旅馆。见车上的乘客下完,他就领着我去找旅馆。找了两家,最后决定住在他嫂子开的家庭旅馆,很轻松的安顿了下来。我想这就是随缘吧,如果不是错走了一段路,怎么能碰上这辆公交车,怎么能碰上这位热心的师傅呢。

我住的旅馆位于古城外北门东侧,按说进入古城很方便,但因为北大街修路,北门通道被堵。很快有人给我指路,让我上观光车,要168元。我谢绝了,绕至西门进了城。立刻就有人自荐当导游,有推着电瓶车的,有空手的,看起来与路人无异。只要你一问路,对方不是让你找导游那他(她)自己就是导游。城墙内外的居民,似乎都与服务旅游有关,拉游客的述求渗透一言一行。就说那位公交车师傅,他临行时还给我留下他的电话,叮嘱有事找他。虽有好客的一面,也与后继服务有关。比如要去当地的双林寺、镇国寺4A景区就需要打车,打电话找他最方便。沿途问路,请别人领路,主要求的是心理踏实;实际上,自己只要多走两步就可以解决问题。古城的核心区在西南角,路标比较清楚,34个小时就可以转完主要景点。

平遥古城本因商而起,商业精神历久弥新。清朝中叶,平遥作为晋中的商品集散地,有“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随着货畅其流,“汇通天下”的要求应运而生。用现在的话来说,虚拟经济的形成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平遥的票号大多是从实体经济脱胎而言,比如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的前身是一家颜料庄。平遥票帮或者叫做虚拟经济的形成反过来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比如需要“护镖”,对车辆、铁器的制作需求水平提升,对地下金库的打造乃至对城墙的巩固、维护依赖大增。另外,平遥票帮之所以能够解决国家银行未出现前大宗项银两往来的困难,包括协同庆票号之所以能够成为后起之秀,都得益于善揽人才。然而再能干的人才也只能顺势而为,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华尔街”的陨落。甚至可以这样说,商业陨落与在原有框架下是否努力并非正相关。

这犹如平遥古城的护城河水,只有当大河有水的时候,护城河的存在才会碧波荡漾,否则就成了干沟,难有舟楫之利。而水源如果不加以疏浚保护,即使勉强有水,那也会成为臭水沟。这同时也表明,市场基因的孕育是“天然”的,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能顽强的表现自己,否则那“日升昌”票号的寓意“如日东升、生意昌盛”只能是一厢情愿。

在疫情中复工复产也是一样,复工复产其实不是完全能由商家左右的。只要消费者还没有走出疫情影响的阴影,尚不敢出来消费,商家的复工复产也是勉为其难。平遥古城作为一个景区,目前游客并不多。由此可以看出,与其鼓励复工复产,不如消除人们对疫情的过度戒备心理;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调整,仅仅凭供给侧的热情也难以为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