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清朝官员上朝都饿着肚子,口里还会含着一片人参?

 今古言堂 2020-10-25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清朝的官员大清早去上朝的场景。而实际上,现实中的清朝也确实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清朝官员在上朝时,表现得可并不像电视剧中演员们表现得那么轻松。要知道,每每上朝之前,官员们都会自动选择饿着肚子前往。即便有些官员就住在天子脚下,轻易也不敢吃过饭后再去上朝。那么,清朝官员上朝前,都不敢吃饭,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有人猜测是因为他们不饿,可一次两次或者一个人两个人不饿还能理解,难道所有人每次上朝前都不感觉饿吗?本文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为了赶时间

清朝官员之所以饿着肚子去上朝,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赶时间。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清朝的官员肯定每天都得上朝,而且所有可以上朝的官员还都居住在天子脚下。可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要知道,清朝专门让一些品级比较高的官员参加的朝会都是几天才举行一次,而让大部分官员都参与的朝会更是不常举行。正因为如此,每次上朝才会显得那么郑重,不容有任何闪失出现。尤其是在大小官员都必须到场的朝会上,是绝对不允许官员们迟到的。于是为了避免迟到,很多官员只能饿着肚子朝皇宫中赶。

二、为了避免在朝堂上失仪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要说了,既然住的远的官员会为了赶路而饿肚子,那住的近的官员,岂不是完全没有必要饿肚子了吗?既如此,那他们为何也要饿着肚子去上朝呢?其实,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了,即为了避免在朝堂上失仪。众所周知,若是我们饿着肚子的话,那顶多会出现肚子咕咕叫的情况,而很少会出现放屁、打嗝、嗓子有痰需要吐和一张嘴就口气熏天的情况。那在跟别人接触的时候,或者说在公共场合时,大臣们就不会出很大洋相,或者说在别人面前出丑。

而上述情况放到清朝的臣子们的身上也完全能说得过去,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若是他们不饿着肚子,而是吃得很饱后再去上朝,那万一皇帝正在上面讲话,他们却突然在下面有不雅的举动,那场面得多尴尬。就算因为距离皇帝远而未被皇帝发现,那他们也会在下了朝之后遭到身边同僚们的嘲笑。若是换成普通老百姓,可能会对这些嘲笑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来。但是这些身为官员的人本就比普通老百姓要面子,若遭到同僚嘲笑,那可能会给他们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三、为了避免产生想上厕所的不适感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产生想上厕所的不适感。人在吃过饭后一段时间,是很容易产生便意的。若在想排便的时候无法排便,那感觉不用说想必大家也清楚的很。偏清朝在上朝的时候对大臣们有明确的规定,既不会给他们提供上厕所的机会,也不会给他们提供上厕所的条件。

如此一来,那他们势必得一直忍到朝会结束为止。万一期间因为不适感太过强烈而做出怪异举动,就很容易惹帝王不快。试问好不容易参加一次朝会,谁会乐意得罪帝王呢?尤其是在兢兢业业的皇帝面前,大臣们更是不敢有不尊敬的举动。

四、为避免未吃饭可能导致的身体不适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有人说,若是不吃饭的话,万一在上朝期间肚子一直咕咕叫或者饿晕了怎么办?其实针对这两个问题,清朝官员也有自己的一套有效解决方法,那就是在上朝前往自己的嘴巴里含上一块人参片。众所周知,人参片具有很好的续命补气之效。大臣们在嘴里含上人参片,不但不容易被帝王察觉,而且还能避免身体出现饿晕和饿的肚子姑姑叫的情况,完全算是一举两得。

结语:

由此可见,古代当官的人本身也没我们想得那么容易。很明显很多细节性的问题他们都得提前考虑到才行,不然的话,后果可能就会变得比较严重了。而跟他们相比较而言,我们现代的官员就比较幸福了。开会的时候不仅能喝水,而且还有机会去上厕所。更重要的是,开会通常也不会专门挑在凌迟四五点的时间。所以官员们不仅能休息好,而且还有时间去吃个早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