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金越早買越划算

 阿生记图书馆 2020-10-25

年金越早買越划算

年金就是保險公司設計的退休收入產品,讓人在退休時有終身用之不竭的收入,解決「人還在,錢沒了」的窘況。有30多歲的年輕人,聽說年金很好也要買。她說,這個年齡的人一般不合適,應該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以獲取更高的長線回報。她說,年金並不適合所有人,只適合「準備十年內退休的人以及需要特殊照顧、無法自力更生的人」。

她說,在購買年金前,要考慮幾個因素,如何時領取年金、選擇何種年金。但是,若是購買延稅年金,要知道領取時要交稅。總之,領取的時間越晚,將來領取的金額就越多。由於年金有不同的設計,人們要尋找「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不同年金 作用也不相同

麥慧琪說,有人可能購買年金後,並覺得如果未活得那麼久,投保這個年金虧了。她說,只要把年金設計成保本,如投入50萬元,每年拿5萬元,但若是只拿了25萬元人就去世,保險公司會把剩下的25萬元交給年金的受益人。她說,有人糾結「手續費太貴」。她表示,參加公司的401K也要交手續費,人們應該考慮「是否需要,怎樣合算」。

年金設計不同,特點也不一樣。例如,如果投入100萬元,而且不是馬上提錢,讓年金積累5年或10年,年金可以充分增長。不過如果要早拿,就會有罰款。若確實有需要,可以提前提取10%,沒有罰款,「年金也有小的彈性」。


她說,常見的年金種類有兩大類:即取年金(immediate annuity)和延稅年金(deferred annuity)。她說,即取年金只有一種,即固定年金(SPIA),投入一筆錢後,即可開始領取。而延稅年金又分為以下三種,即固定年金(fixed)、固定指數年金(fixed index)、可變年金(variable)。這些年金最快可以在投入一年後開始領取,有些都是十年後領取。許多人選擇固定指數年金,可以保底,年金基本上不會虧,但是上升空間有限,持有者「只能吃中間那一段」。她透露,固定指數年金「比較好賣」。

可變年金 必須自擔風險

購買指數型年金就是拿出一筆錢,交給專業公司打理。因此,公司要扣除費用,將剩餘的資金用於投資。其缺點是不能在股市裡得到最大化的收益,但好處是可以避免股市下行的風險,而且能得到終身收入 。例如,有的年金交100萬元,十年後增加到150萬元,持有人獲得終身收入。總之,指數年金比固定年金收入高。而可變年金需要自己投資,自擔風險,上升空間更大,但買的人比較少。普通人不會買,買者都是「對股市非常了解的人」。

她也做了很多案例,從中挑出兩個例子說明。第一個是一名65歲的男性,投入10萬元購買某大保險公司的即取年金,投保人在購買一個月後開始領取,每年的支付率是5.09%。他每年領取5093元,終身領取。第二個例子是一名62歲的婦女,一次投入20萬元,購買某大保險公司的固定指數年金,預計到72歲開始領取。那時,她的年金已經增值到40萬元,每年領取2萬2400元,終身領取,支付率是11.2%。

她說,美國各州對年金都有規定,而且各不相同。許多年金在49個州都有賣,但是紐約州是例外。她說,這可能與紐約州的管理比較嚴格有關。紐約人想買別州的年金,可以採取兩個辦法:一是搬到外州去住,可以購買大部分公司的年金產品。二是在外州有第二住房、生意等等,不過只有少數公司出售這樣的年金。

10月12日,有家保險公司在紐約州推出「第一支固定指數年金」。她說,這個年金也不錯。例如,一名60歲的婦女一次投入10萬元,從68歲開始領取。其保證收入的支付比率為6.39%,每年領取6393元,保證終身收入。根據過去30年的市場數據顯示,此款年金每年支付金額可達7049元,支付比率為7.05%。

現在,絕大多數年金都是一次交錢,如一次交10萬元,有的一次交的更多。而提錢的方式很多,可以一次拿出,可以多次拿出,也可以終身拿。有人是每月拿錢,有人是每季拿錢,還有的半年、一年拿一次。有的也可以夫妻倆一起拿,但是數額要低一些。

她說,年金的資金來源可以是稅前的,也可以是稅後的。例如,有人把銀行裡的存款拿出來買,這些錢屬於稅後的。也有人從401K或者IRA帳戶轉入,這些錢很多時候就是稅前的。她說,401K轉入年金有限制,一般只可以自前雇主的401k那裡轉。不過,年滿59歲半以後,雇員就可以將401k轉入年金了。

未來趨勢 實領越來越少

麥慧琪說,由於市場變化很大,年金的規定也經常發生變化。例如,有一款年金2019年的收入是每年拿6.5%,但是2020年由於市場出現各種不利投資因素,如果現在購買,其收入就下降到5.6%。她說,公司一名員工去年給他的同齡客戶買了一個年金,每個月可以領取1500元。「今年他想給自己買一個同樣的產品,結果每月只能拿1200多元。」她說,保險公司也會根據市場進行調整。

她說,總的趨勢是「將來的年金拿到的錢會越來越少」。她說,這與低利率的投資環境與人的壽命不斷延長有關。「我估計,未來的年金會越來越貴,支付額會下降。」她建議,「如果需要,應該早買」。

年金也不是萬能的。她表示,人們不能依靠年金解決一切問題。人們還是要制定退休計畫,合理配置資產,包括社安金。如果錢比較多,可以靈活考慮,設計一個比較好的組合,應該把年金作為「部分收入」。

她說,2020年的金融環境與1990年代的金融環境完全不同。在那時,債券的收益是4-5%。於是,有的專家建議,如果有100萬元現金,就可以投在債券裡,每年支取4%,不動本金,可以保證一輩子有錢拿。但是,現在債券利率不到1%,因此這個理論失效。「如果按照現在0.5%的利率,且每年支取4萬元,就需要800萬元本金。」

買年金前 考慮四個因素

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個人金融學教授姚睿說,投保年金的原則應該是下面四條:投保目的、風險承受力、持續時間和預期壽命。她說,許多投保人並非專家,一點也不了解年金,不能辨別年金的性質。因此,他們要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年金的功能和收益,要交多少錢,最後拿到多少錢,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同時,如果年金銷售人員講有某種福利,「口頭說不算,一定要寫在合同上」。

投保人到一定的結束日期之前,可以定期從保險公司領取一定的收入,被稱為現金流。她指出,這個結束日期是年金合同規定的,可以是直到投保人死亡,可以是直到最後死亡的投保人或其配偶,也可以是直到合同規定的一個特定年限。購買的年金不同,領取的收入也是不一樣的。

她說,年金的設計初衷是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但是,現在年金都改良了,並與投資掛鉤。年金不同,收益也不同。固定年金將來給固定回報,可變年金的回報是變化的。可變年金投資在股票、債券和基金上,回報是根據投資收益決定的。

至於應該放進多少資產在年金比較合適,她認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樣,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經驗法則。投保人一定要對多個年金進行比較,選擇最適合的那個,不要輕信任何人,特別是有利益衝突的年金銷售代理。「人們一定要自己親自調查,因為這關係到自己後半生的生活。」

她說,在購買年金時,有一個因素必須考慮,就是自己的壽命是多長。「人的壽命很難預測,但是總要有個預測。」她說,由於醫學和經濟的發達,一般的疾病對人的生命已經沒有危害。但是,若有家族病史,如心血管病、癌症、遺傳病等,就會影響人的壽命。因此,投保人要參考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的疾病情況。如果也有這種疾病,就會縮短壽命;反之延長壽命。

出錢投保 轉移金融風險

姚睿說,金融投資總是存在著收益和風險。人們總是希望,回報越高越好,風險越低越好,但總要有人承擔這個風險。於是,人們拿錢投保,「購買年金,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收了眾多投保人的錢,然後進行投資,獲得了收益,也承擔了風險。

但是,人們取錢的時間不一樣,有的早取,有的晚取。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年金與人壽保險的原理是相反的。如果投保人壽保險,人活得越久,保險公司支付撫卹金的時間就越晚。如果投保年金,人活得越短,保險公司支付的年金就越少。因此,保險公司希望人壽保險的投保人活得越長越好,因為可以晚付死亡撫卹金;卻希望年金的投保人別活得那麼長,因為保險公司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

她說,儘管年金以現在形式存在僅幾十年,但向個人或家庭支付收入流的想法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拉丁詞annua表示每年付款的合同。個人將向年金支付一筆款項,然後每年收取一次年金,直到死亡或特別指定的時間為止。

在美國,最早的年金使用記錄是18世紀早期的年金,由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為退休的牧師及家人提供養老金。19世紀初開始,保險公司廣泛地為美國民眾提供年金。「年金的理論基礎就是人壽保險的理論基礎。」

政府監管 嚴防公司倒閉

新澤西州理財顧問范琦勇說,購買年金,一定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年齡多大、何時取錢及一次取出還是一點點取出。各個年金都不一樣,因此一定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年金。

按照稅前稅後來分,年金共有三種。第一種是符合資格的年金(qualified annuity)。許多人把401K和IRA帳戶轉入年金帳戶,就是稅前的年金。第二種是非合格年金(unqualified annuity)。有人有了一些餘錢,購買了年金。由於這是稅後的錢,將來的收益(gain)不要交稅。第三種是羅斯IRA(Roth IRA)轉入的年金。羅斯IRA的資金是稅後的,提取時收益也不要交稅。

他說,如果覺得自己年齡大了,可以購買年金,收益比銀行的收益好,「保持十年不動,可以上漲50%」。但是,華人投保人喜歡投保提供「終身收入」的年金。目前,提供終身收入的年金主要有幾家保險公司,如美國保險集團旗下的American Equity Life、德國公司Allianz的美國分公司以及北美公司(Northern American Company)。

許多人擔心這些保險公司會倒閉,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因而卻步。他說,保險公司倒閉的可能性很小。「我從業20多年,僅僅聽說過一次保險公司出現問題,但後來被救過來了。」例如,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後,美國保險集團(AIG)的下屬機構投資了次級貸款,將整個集團拖下水。最後,聯邦政府幾次出資,將AIG救了回來。他認為,如果特別有錢,可以分散購買不同公司的年金。但如果僅有50萬元,沒有必要這麼分散。

他說,美國政府對保險公司的監督比對銀行要嚴格,因此保險公司很少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例如,年金收到的資金80%要投到債券上,投入股票的資金要低於10%。收入的20-25%的部分要存入銀行。同時,法律還要求,保險公司還購買再保險(reinsurance)。一旦這家保險公司倒閉,再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就像銀行業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一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