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罗马千年史》罗马帝国之罗马哥特战争2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10-26

罗马帝国之罗马哥特战争2

5)亚德里亚堡战役(公元378年)

376年,罗马帝国境内的西哥特人和奴隶,为反抗贵族和奴隶主的压迫,在弗里迪盖伦(弗里提格伦、弗里蒂格恩)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东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弗拉维斯·埃弗利乌斯·瓦伦斯,瓦林斯,瓦连斯、法伦斯)向西罗马帝国皇帝格拉提安(359383年在位)求援。格拉提安派出菲戈尔杜斯将军和他的禁军队长瑞克莫瑞斯接下来的两年里双方都在群山中追逐,没有一次决定性胜利。 

哥特人夺占了色雷斯,并推进到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安堡(阿德里雅堡、雅德里亚堡、,哈德良堡、阿德里亚堡、亚德立亚堡)。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率以步兵为主的军队8万人亲征。他将从叙利亚带来大量的部队,而格拉提安则从高卢带来他的军团。

瓦伦斯从安提诺克出发,向君士坦丁堡前进,他于530日抵达君士坦丁堡。任命刚从意大利来的塞巴斯提安努斯(塞巴斯提亚努斯、赛巴斯蒂安、塞巴斯提安)为特伦斯军团指挥官。塞巴斯提安努斯派出2000名军团士兵向阿德里安堡前进,沿路伏击了几次哥特人,取得了一些小胜利。 

与此同时格拉提安将自己的部队派往帕诺阿,路上他们在阿根廷阿(今法国克尔马附近)痛打了前来进犯的雷廷尼斯人(阿拉曼人的一部分,阿拉曼人是一些经常骚扰上莱茵行省的极具攻击性的日耳曼部落)。此后,格拉提安将他的大军一分为二,一路跟着他走水路直奔东罗马帝国,一路从路上向东行军。走水路的一路抵达离阿得里安堡400公里的火神营地后,遭到了奄蔡人的进攻,随后他们就撤退到了帕诺阿。 

在听说塞巴斯提安努斯对哥特人的胜利和格拉提安对阿拉曼人的胜利之后,瓦伦斯对胜利信心十足。6月底,他的大军稍事休整后离开米兰提阿斯(Melanthias)向阿德里安堡前进,准备在那里和塞巴斯提安努斯汇合。

这时,哥特人已控制了什普加山口,并北据尼科堡,南守维罗亚,扼住了巴尔干半岛的中段。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也派大将塞巴斯提安努斯率领援军来到,占领了色雷斯重镇亚得里亚堡,固守城池。弗里迪盖伦遂令哥特人退守卡比勒休整待命。此时,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率领的另一支援军也正向亚得里亚堡赶来。

最初,瓦伦斯不顾军士疲惫,欲立即与西帝的援军会师,率军匆匆越过马里查山口。恰在此时,罗马人发现哥特人首领弗里迪盖伦(弗里提格伦、佛瑞提格恩、弗里蒂格恩、克利提吉尔恩、弗利提恩、弗里特根)的军队在向南移动,瓦伦斯担心哥特人会切断自己的后路,遂立即回师阿德里安堡。然后,弗里迪盖伦又向布鲁克一德尔奔特山口迁回,造成欲切断瓦伦斯与首都之联系的假像。这就使瓦伦斯必须在等候援军和立即交战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瓦伦斯选择了后者。他过低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满以为自己会轻易取胜,这一错误的判断导致他的失败。

86日,侦察兵报告瓦伦斯大约10000名哥特人已经抵达阿德里安堡以北25公里的地方。尽管地形不利,瓦伦斯还是快马加鞭的率军赶到阿德里安堡巩固城防。 

哥特人也在密切注视着罗马人的动向。88日,弗里迪盖伦派出一名特使前去商议和谈和结盟,条件是罗马割让些土地。瓦伦斯自认为自己的兵力占尽优势,拒绝了谈判。自大的瓦伦斯完全没有估计到弗里迪盖伦有大批骑兵正在路上。 

89日早晨,瓦伦斯离开了阿德里安堡,他将帝国的财宝和内阁留给了守卫军团。前一天的侦查已经发现了哥特人设在城市北边的营地,瓦伦斯在困难的地形上行军7小时到了那里。 

到中午时,双方阵线已清晰可见。罗马军仍由传统的步兵构成,以步骑兵混合军团居中,骑兵保护两翼。哥特人则排成传统的战车阵。大约下午230,罗马军队秩序混乱的到达了战场。哥特人的阵地设在山上,哥特步兵躲在大车阵里。他们相信这会是一次轻松的胜利,或许能够在一战中彻底解决巴尔干半岛上无事生非的哥特人。

弗里迪盖伦的作战计划就是拖时间等待哥特骑兵到达。哥特人四处放火制.造烟幕来迷惑罗马人,同时也开始了一项交换战俘的商谈,当哥特人的代表来到罗马营地时,瓦伦斯并无心与他们谈判,因此他假装生气地说,对方派来的人都是些下等人,假使弗里迪盖伦真想缔结永久和平条约的话,就应该亲自来求和。弗里迪盖伦乘此机会提出条件,要求罗马派贵族作为人质。瓦伦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就在双方你去我来、提出条件的这段时间里,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己迅速召回,作好了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磋商虽然毫无进展,但这为弗里迪盖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但当他的骑兵从远处的牧场飞驰赶来时,弗里迪盖伦立即不失时机地向罗马军发动攻势。

伊比利亚亲王巴库鲁斯指挥的禁卫军盾弓手也进攻了,但他们缺乏后援,所以很快就被打退了。一番苦战后罗马军队的左翼已经推进到了车阵的边缘,但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一支骑兵仿佛从天而降,冲垮了罗马军的左翼。罗马人猝不及防,被哥特骑兵践踏于马蹄之下,混乱的罗马军队逃回了山脚下他们的出发点,但是重盾和盔甲使他们无法机动,拥挤于战阵之中。罗马军的步兵左翼亦被突破,中军和后卫在骑兵冲击下大乱。罗马步骑军团和步兵大队的军士们,在惊惶失措中被挤压成堆,无以立足。战场上的皇帝卫队、轻装军队、投标兵、辅助兵及步兵等,在哥特骑兵冲击下,阵脚已乱。右翼骑兵和轻装步兵见大势已去,遂撤离战场。这时,被暴露于敌军面前的主力步兵陷于十分可怖的境地:他们侧翼被围,后有骑兵压阵,前有哥特人战车掩护下的大批哥特军士,无处可逃;但他们的队形又太过密集,在敌军的挤压之下无法还击;他们的长矛互相碰撞,七倒八歪,既站不起来,也无法挺枪战斗,很快被哥特骑兵击溃。很快,撤退变成了溃散,到夜幕降临时分,瓦伦斯所带6万精兵已死伤4万多,只有少数人逃离战场,与先行逃命的右翼部队会合逃遁。

瓦伦斯在溃散中被他的卫兵抛弃了,虽然有人试图保卫皇帝,但大部分禁卫骑士开了小差。瓦伦斯最终的结局不为人知。有人说他战死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他受伤后,藏在茅屋中,被哥特人火焚而死。

这一战,罗马大败、损失惨重。罗马军队约23的兵力共4万余人损失掉。皇帝瓦伦斯、步兵统帅、骑兵司令和其他许多的指挥官等都被杀。在罗马历史上,除了坎尼战役以外,还没有过类似的惨败。瓦伦斯死后,提奥多西接任皇帝之职。整个帝国已经衰败,无力驾御庞大统一的领土,公元395年,提奥多西正式承认将帝国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国家。提奥多西继任后,使用怀柔措施,与西哥特人订立和约,把色雷斯、马其顿一带土地划分他们定居,供给粮食,起义才平息下来。

亚德里亚堡战役以西哥特人的胜利和罗马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之所以会有如此结局,主要是由于法伦斯狂傲自大,不听忠告,急于求胜,不顾条件是否成熟;当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外出未回时,未及时地集中兵力进攻哥特人的营地,反因对方的假意谈判延误了战机;此战还表明,罗马古老的方阵和军团等战术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活力,骑兵的作用越发重要,在投射力量和防卫兵器无重大变化的时代,骑兵是战争中的主力,古代步兵队形无法抵挡骑兵冲击。

6)第五次罗马哥特战争(公元379年)

第五次,即最后一次哥特战争(379382)的主战场是巴尔干半岛北部。

亚得里亚堡之战完全毁灭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因为瓦伦斯调去镇压哥特人起义的军队,是波斯前线和亚洲部队的主力。瓦伦斯死后,在小亚细亚及其他有哥特人居住的地区发生了罗马人对哥特人移民和雇佣军的报复性大屠杀,这使取胜的哥特人更加怒不可遏。于是,他们进行了十分残酷的破坏性战争。直到狄奥多西大帝(提奥多西乌斯,狄奥多西一世,379-388年在位)登基以后这种混乱局面才告一段落。

狄奥多西本是西罗马的将军,他父亲也是远征不列颠时期的名将。当亚得里亚堡之战进行时,他已卸甲归田,在西班牙闲居。

瓦伦斯逝世后,西帝格拉提安为了挽救东罗马帝国的危难,重新起用狄奥多西,并使他成为东方皇帝。狄奥多西到任后,由于瘟疫和饥饿,哥特人已撤离萨洛尼卡,狄奥多西不失时机地进驻该城。萨洛尼卡是北希腊重镇,位于爱琴海北岸,城内有公路直通多瑙河和君士坦丁堡;该城的优良港口停泊着来自亚洲和埃及的商船,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海上得到给养和援兵。因此,萨洛尼卡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城市。

狄奥多西以萨洛尼卡为基地,兵分两路对哥特人进行了讨伐战争。他的部将莫达雷斯率军东向色雷斯,扫除哥特人残部,他本人则北上抗敌,沿途进展顺利。但当年冬季(379年)狄奥多西突染重病,几临死亡边缘,对哥特战争无法进行,已取得的成功亦付之东流。

哥特人在弗里迪盖伦率领下蹂躏了塞萨利、伊庇鲁斯和阿黑亚;另一支哥特军直取潘诺尼亚,威胁西部帝国。西帝格拉提安在此关键时刻又一次派出援军,制止了哥特人北上之势。381年夏天,格拉提安的军队抵达萨瓦河上重镇西尔米乌姆(今密特罗维查,在南斯拉夫境内),在此与哥特人议和。格拉提安在和约中允诺,帝国将为哥特人提供给养,而哥特人将为帝国提供士兵。9月,格拉提安与狄奥多西的军队会师。

不久,西哥特人的军事首领弗里迪盖伦(弗里提格伦、佛瑞提格恩、弗里蒂格恩、克利提吉尔恩、弗利提恩、弗里特根)逝世,由于群龙无首,内部发生纠纷。新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乘机使用怀柔措施,让东哥特人定居在潘诺尼亚,让西哥特人定居在色雷斯、马其顿等地,保证供给粮食,分给土地,他们遂离开帝国边境而北上,哥特人起义得以平息,从此不再构成对帝国的威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