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zhcnbn 2020-10-26

朱先生有肝癌家族史,爸爸和爷爷都是因为肝癌病逝的,所以朱先生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要比常人更注重体检与癌症的早期筛查。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2000年6月,45岁的朱先生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了肝占位现象。因为家里已经有过两个肝癌病人的经历,朱先生对“肝占位”高度重视,他马上就医。医生给他安排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肝右叶高分化小肝癌”。术后9天介入化疗1次,之后病情一直很平稳。

然而在01年8月中旬复查CT发现紧邻原病灶处又见肝癌复发病灶,“早发现早治疗”,却未能根除肝癌,朱先生一时之间不知所措,身体每况愈下。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像上述病例情况,在我国并不少见!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10种肿瘤之一,而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每年新发的肝癌患者中,中国就占了约52%。现如今,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位居世界第4,死亡率排世界第3。肝癌除了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以外,术后转移/复发率也非常高,一般在60%-70%。

三诊肝癌的历程

初诊

我第一次见朱先生是在2001年9月初,只见他面黄不华、疲劳乏力,余无所苦,舌质暗、苔淡黄腻,脉细弦数。患者情绪异常低落,似乎对周遭一切都没有兴趣。检查肝功、AFP、乙肝病毒标志物均正常。证属肝肾不足、气阴两虚、热毒痰瘀互结。

我与几位会诊专家一致敲定,此次治疗以“消癌扶正”为目标,开了一副中药处方,第一疗程21剂,常法煎服。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二诊

10月底朱先生来复诊,喝了中药之后精神状态有所改善,但肝区还是会不时隐隐作痛,大便日行但偏干,食欲平平进食不多,腹胀气稍多,还伴有失眠多梦。舌质暗、苔黄薄腻,脉小弦滑。

于是我在中药一方的基础上,加入炙蟾皮、鸡血藤、八月札形成中药二方,让他回去继续服用。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拿着药方,朱先生有点担忧地问我:“张医生,我这病是不是不好治!我最近看了很多肝癌的书,越看越害怕!”

我知道,患者是着急了,化疗受不了,换了中医喝了快2个月的中药,自身的病情改善得又并不明显,确实会让他失去信心。

我当即拍了拍他的肩膀:“刀子都敢动的人,怎么对自己那么没信心?你少看点肝癌的书,多看点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就很不错,保持心情愉悦,就事半功倍了!”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三诊

12月中旬,连续服用二方40余剂的朱先生,复查CT提示肝右叶病灶从4.5cm X 5.0cm缩小到3.0cm X 4.0cm,AFP正常,肝功能正常,虽还会觉得肝区隐痛,梦多,但食纳、二便正常,精神明显好了很多,舌质紫,苔淡黄腻,脉小弦滑。

患者信心大增,也愿意继续守用原方加味。我便在中药一方中加入炙蟾皮、鸡血藤、八月札、泽漆、枸杞子、生黄芪和仙鹤草用量加大,形成中药三方。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此后就一直以中药三方为基本方随症调整,失眠严重时加夜交藤、合欢皮,血糖偏高时加大生地、地骨皮用量。

2002年3月6日CT复查显示肝右叶肿块缩小至2.7cm X 3.3cm。

2002年8月14日B超提示肝右叶肿块缩小至2.0cm X 1.9cm。

2002年10月23日复查B超显示肝右叶肿块消失。

2002年年底住院复查,仍未见原肝右叶肿块;做肝穿刺检查,仅见少量黑色液状细胞,未见癌细胞。

总结

现如今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肝切除的可行性必须从解剖学上评估。肿瘤的大小与数目,位于肝脏何处,与肝脏内血管的关系,有无转移,手术后残肝的功能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范畴。

但在中国,像朱先生这样有“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意识的患者少之又少,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肝癌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中医中药的介入,能有效改善各型各期肝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防治肝癌复发和转移。

最后,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像朱先生养成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的好习惯,让癌症远离我们,健康生活。

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求诊中医3次诊疗,癌细胞都不见了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本文仅作为科普分享之用,不具有任何的诊疗价值,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