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一片茶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书页无卷 2020-10-26
宋聘圆茶是中国收藏级普洱茶拍卖市场的引领者,也是历年老茶拍卖会上的焦点之最。

宋聘号普洱茶,是普洱茶中的顶级茶,有“茶皇”的美称,是业内公认的古董茶三大号之一(另外两个为“同庆号”及“同兴号”)。文人余秋雨曾把“宋聘”排在所有“号级茶”第一的位置,是普洱茶中的极品。

近年古董茶引领拍行,而中老期茶也屡创新高。



1



市场行情价参考

  • 百年蓝标宋聘圆茶



2009年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约270,000港币。
2016年仕宏秋拍,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约1,449,714港币;
2016东正春拍中,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126万元人民币。
2017年仕宏春拍中,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1,534,000港币;
2018年东京中央香港秋拍上,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约1,904,000港币。
2019仕宏春拍,Lot128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约2,229,286港元成交,Lot129蓝标宋聘一饼行情价约1,658,000港元。

  • 50年代印级茶及中期茶拍情亮眼

 
五十年代的经典印级茶成绩相当亮眼,多件拍品均以高于最高估价成交。

五十年代大字红印青饼以6,405,000港元成交;
五十年代金山楼旧藏无纸红印以3,530,000港元成交;
五十年代甲级蓝印青饼以3,179,000港元的高价成交;
五十年代红印青饼一点红版则以1,248,500港元成交。

▲ 50年代红印铁饼

2018年仕宏拍卖,50年代无纸红印(生茶 约1370克),HK$ 1,652,000
2018年仕宏拍卖,221 50年代大印红字青饼(生茶一片,约332克):HK$ 649,000
2018年仕宏拍卖,50年代红印铁饼(生茶早期版本一筒七片约2386克):HK$ 5,133,000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贸圣佳25周年春拍“浮生—茶香、花道”专场中,50年代蓝印铁饼(朱砂红 2367g),成交价4,025,000CNY,八八青饼以3,450,000CNY成交。

▲ 50年代蓝印铁饼(朱砂红 2367g)


一个人的收藏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味,品雅则雅矣。存茶不必跟风逐名,要有自己的见地,多年的日积月累,点滴的收藏与感悟,才是很多茶人的追求。

很多老茶客或藏家都是满仓库的茶,价值不菲,而问及藏茶的目的和意义,茶友们多为以下观点。



2



为什么藏茶?

01
成本不断上升

查看 『 99年绿星星(7片/提) 』

除去每年通胀等大环境外,采制茶的人工成本、仓储成本增加,长远看都会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虽然短期局部、周期性的一些茶品波动、价格下调是会有,但长远看,总体花费成本肯定是上升的。


02
珍品渐少,品质维护稳定不易

查看 『 1995年杨永平班章纯料大树茶 』

如古树茶、老树茶、大树茶等一些茶类供不应求,好的茶一茶难求,可能存在采制过度或气候环境等因素,采制的品质不稳定。

茶树都是有其生命期的,要培养成整片的古树老树大树,是需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成就的。


03
有钱存好货,花最少的成本喝好的老茶

查看 『 2010年老同志冰岛王(签名款) 』

藏茶,是花最少的成本喝好的老茶。普洱老茶每年都比较稳定的涨价,如果有足够耐心,存放10年、15年甚至更久,存茶的价值多数已经翻几番,存茶是很可靠的抗通胀存钱方式。

例如当年某种茶叶生产数量屈指可数,也极具收藏与品饮价值。而老茶客收藏茶叶都是为了日后享受老茶之用,实乃机智之举。

查看 『 1990年冰岛老寨老生茶(半斤装) 』


04
升值

因为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征,很多普洱藏家收藏普洱茶,除了自己品饮,也为了升值。


05
可以喝的古董

查看 『 2020年中茶水蓝印(28片1件) 』

普洱茶,最让人不能抵抗的就是其“越陈越香”魅力,如酒一般,经过时间会变得更加平和、顺滑、温醇。

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时间的会让其变得成熟温顺,“越陈越香”,滋味变得更加醇厚、甘鲜、汤色更加红艳明亮。

查看 『 80年代紫天熟饼 』


06
标准样的需要,老茶与时光同在

对于好茶如命的资深茶客来说,每年存些茶,因为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制作师傅,不同的天气影响,都会有不同的惊喜变化。每年对比品饮、学习分享交流,也需要有不同的茶样才行。存下来,有了不同的茶样、茶标准样。

查看 『 2003年老同志金瓜(6千克) 』

一饼新茶,无论出自大师、名厂,或是名山、古树,后续转化品质才是这饼茶的真正品质所在。囤茶是个实践的过程。在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尺度上,从青涩到甘醇,从浓烈到敦厚,玩茶的乐趣莫过于此。

藏茶,贮藏了时间的重量与厚度,无需太多,每年存放一些,囤新茶,喝老茶。


人经岁月历练,茶经岁月沉淀。藏茶的各种趣味为真正嗜茶者知。而不管是品饮还是作为投资选择,都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同时多了解藏茶的相关知识,不盲目不跟风。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