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乡麾村之二:民主区所驻麻村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就爱韭菜饺子

丁沟小不下来了!是不是赶紧到丁沟买房子?

今天的教育还有多少气度与宽容?

我的家乡麾村之一:岳武穆王麾下村

张广祥:游走麾村

麾村老街

张广祥:访古村野田

春风又绿野田庄

民主区所驻麻村

丁中1966届校友    刘继红

说到麾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麻村。从汉字的形声上看,麾村的“麾”字从毛、麻声。似乎“麾村”“麻村”不是“远亲”也是“近邻”,这也难怪外地人误把麾村当麻村。

从麾村往南偏西约两三公里处就是麻村。麻村分前庄、后庄,曾与麾村齐名,且人文荟萃,街市繁华,非同一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度为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麻村区区公所所在地。

1937年12月后,日本侵略军侵占江都县大部分地区。扬州沦陷后,江都县分属三种不同性质的政权。江都县国民政府在县境农村集镇流徙;扬州为日伪县政权所在地;共产党则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

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0年7月7日在塘头建立,下辖三、四、五、六等四个区公所。后因战争环境,县政府在农村转移,无固定治所。1942年9月江都县第六区正式更名为麻村区,区长马镇伯。下辖宜陵镇、宗村、麾村、朱桥、共和、共同、七和、朱套、曹湖、小湖、永和、玉带等乡。1946年10月,麻村区公所撤退至兴化、溱潼地区。还乡团还乡,恢复旧乡保甲政权,并残酷杀害我未撤退之乡村干部、积极分子,复田倒租,敲诈勒索,人民重陷于血雨腥风之下。1948年春,麻村区公所重返本地区开展工作,区长李鸿模(麾村人,我父密友,曾任江都物资局长,离休干部)。麻村区分队也在抗击日寇、解放全国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44年农历四月初十,驻郭村伪军王剑哉亲率四个营的伪军向本乡腹地进犯,于麾村遭我县团第七连和麻村区基干的阻击,全歼伪军两个连。1948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十八日)麻村区分队就曾配合江都独立团在江家庄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后来虽然区划也曾有过分合,但麻村区始终被保留,直至1954年撤销,退出历史舞台。麻村区的存在,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作为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麻村的名字将永远载入江都革命历史史册。

解放后,麻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村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毛笔制笔产业具有一定规模,远近闻名。麻村也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曾任麻村区副区长、安徽省建筑材料工业局副局长的李永贵,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基地政治部副主任的倪步锦等,都是从麻村走出的时代精英。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丁沟中学任教并担任教导主任的王筠老师,也是来自麻村王姓大户的佼佼者。

诗云:

姊妹楼上①指路灯,龙川大地引路人。

抗日烽火硝烟漫,六区区所驻麻村。

狙击郭村王老虎,全歼伪军解民恨。

黎明前夕江家战,区队助战军威振。

虽是长河一瞬间,永留史册永传承。

(注:①塘头于家姊妹楼,江都县民主政府旧址)

(待续)

安好,世界!安好,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