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文美 | 又见邵伯湖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洗澡   碾坊   追忆我的岳母

儿时的煤油灯    铁哥买书

放鸭子的日子    我的干爸

母校宜中印象    拜访陈锡瑾老先生

丁中第一届学生求学琐忆

老父,你一切都好吗

走路   我和三姐   扁豆煮饭锅巴香

又见邵伯湖

小纪镇吴堡中学    章文美

作者章文美先生,70后,爱好文学、音乐、书法、摄影等。现供职于江都区小纪镇吴堡中学,教导主任。

来到邵伯湖时已接近傍晚四点了。站在运河天桥上凭栏西望,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邵伯湖在霞光的映照下,俨然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卧在修长的大运河身边。落日早已失去了它熠熠的光辉,悬在咫尺高的湖面上,圆溜溜、红彤彤,与水中的倒影浑然一体,仿佛一枚倒挂着的感叹号在骄傲地诉说着邵伯湖千百年的卓约风姿,又像一支粘着水面通体透明的巨烛划破了古运河千帆过尽的沉寂。

上次来邵伯湖大约十年前的事了。那是个晚上,酒足饭饱之后,路过古运河边,粗略地眺望了一眼暮色下的邵伯湖,几乎未曾留下一丝印象。此后的十年间,畅游邵伯湖的计划一直耿耿于怀。

沿着弧形的天桥向下俯冲,一路向北,来到湖边。贴着湖的堤岸,时而前行,时而驻足观赏。如果不是一路上有人擦肩而过,我是根本体会不到人在湖边徜徉的感觉。据说,邵伯湖有十公里之长,水面又宽阔,沙鸥翔集、白鹭翻飞。此刻的我,真想幻化成一只雄鹰与晚霞落日在它宽阔的胸膛来一次美丽的邂逅,营造出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画面。湖面是那么的开阔,湖水是那么的清洌,我索性蹲下身子,平视浩渺无际的湖面,夕阳斜射,水面波光粼粼,这种美妙的感受也只有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诗能够作出最生动描绘。

夕阳伴着睡意慢慢进入梦乡,天色逐渐黯淡下来,偶尔看得见有几盏渔火朦胧于淡淡的雾气里,随初冬的晚风轻轻摇曳。原先水天相接的地方也不像刚才那般轮廓分明,远处的树木呀、房屋呀,仿佛变成了连绵不断的小山丘似的,依稀可见,整个邵伯湖成了一幅像刚刚被水浸泡过的水墨画一样,越发变得模糊起来。

·邵伯湖·

邵伯湖又名棠湖,古属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如今,两岸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好似绿色的长龙,盘绕着清澈的湖水;隋堤边,大树下,那接待游人的大厅和别具一格的小木屋,错落有致的点缀于绿树丛中;临湖远眺,烟波浩渺,鱼帆点点,一望无际。泛舟水上,垂钓湖畔,吃湖鲜,观民舞,听民歌,赏民乐,置身于大自然中,顿觉心旷神怡。邵伯湖风景旅游区,为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古”、“水”为特色,是扬州旅游十大景点之一。浩渺无际的邵伯湖是邵伯自然风光绝佳处,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愈显风姿绰约。

秋冬季节的邵伯湖是平静的、温驯的,展示出一幅自然与人友好共处的和谐画面。然而,湖水也有爆发强悍生命力的时候。据说,每至春夏季节,湖水上涨,再赶上阴风怒号的日子,邵伯湖会变得像一头发疯的雄狮,掀起滔天巨浪,阻绝南来北往的船只。从前曾听爷爷讲过他年轻时候关于邵伯湖的一段往事。那次,他们一伙生产队员去高邮装农资,途经邵伯湖,以前没有天气预报,全靠看云识天气,哪晓得天有不测风云,爷爷他们的帆船驶进邵伯湖未多久,老天突然变脸,风起云涌。爷爷经验丰富,果断决定,通知舵手立刻扭转航向,往岸边靠拢。所有船员火速降帆,操起十多米长的毛竹篙子,兵分两路,拼命朝岸边撑去。当航船距离岸边不足五十米远的时候,整个邵伯湖上开始汹涌澎湃。要不是马不停蹄,爷爷他们怎么说也躲不过这场劫难。讲这故事的时候,看得出,爷爷仍心有余悸。

邵伯湖湖水清澈,水草密布,虾肥鱼美,吸引来了八方游客。闻名遐迩的“邵伯龙虾节”便是邵伯人打出来的一手致富好牌。运河岸边那一排排大大小小的龙虾馆不下数十家,虽说现在客少人稀,但从那金碧辉煌的店面足以想象出龙虾时节那番客聚如潮、一桌难求的繁闹景象。

·邵伯湖水产·

邵伯湖湖水清冽,水草丰美,盛产鳊、白、鲤、桂等鱼种及银鱼、螃蟹、青虾、蚌螺等水产,还有“运河三宝”之一“邵伯菱”和当今声名鹊起的“邵伯龙虾”。邵伯菱与宝应荷藕、高邮双黄鸭蛋并称“运河三宝”。邵伯湖上滩头河汊,镇内的南塘,镇郊的艾菱湖、荇丝湖、星荡湖,河湖澄碧,水土肥沃,历史上都是邵伯菱的故乡。

邵伯湖与京杭大运河毗邻而居,一个显得壮硕,一个生得高俊。千百年来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站在邵伯湖宽阔坚实的大堤上,只要来一个“向后转”,眼前便是奔腾不息的大运河了。

说来也巧,一声粗壮的汽笛声打破了我的思绪,莫非运河船闸现在准备开闸了?我赶紧迈步上前,站到了正对闸门的天桥中央。果然不出所料,看,狭长的船闸像浑厚的咽喉吞噬着分两路停泊的亟待过闸的驳船,每艘船都装载着沉重的货物,把船身压得低得不能再低。左右两扇闸门死死地吻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温柔的大写字母“ W”。忽然间,紧闭的闸门露出了一条细缝,透出一点亮光,渐渐地,缝隙愈来愈大,光线也愈来愈亮,两面扇形闸门在动力牵引下被缓缓地推向岸边,彻头彻尾地埋进了属于它的窝里,宛如一位巨人收敛起了他雄健的双臂,整个闸道像刚刚被刀切过一样。水面初平,驳船开足马力,齐头并进,船闸浑厚的咽喉仿佛渐渐松了口气。

无论是“夕照邵伯湖”,还是难得一见的“船过运河闸”,本应是运河人家享有的独特风景,今天居然让我修来了美妙的机遇,不知是老天对我的恩赐,还是时间的误会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