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锡瑾 | 在那土灶台上

 丁中广祥 2020-10-2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大合集

在那土灶台上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少年报》《新民晚报》《看图说话》《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著有《一串红灯笼》等。

汤  罐

俗话说,汤罐里的水,带就带热了。

旧时,农村里每家都有个大土灶。一般灶上都置三张锅,即大锅、中锅和边锅。大锅平时很少用,只有过年蒸馒头时,才会用上一两天。在两锅之间,紧靠灶壁的空档里,各安放一个汤罐,也是铁制的,上面圆,下面尖,有五六寸深。罐口比大碗口略小一点,盛满水后盖上盖儿。汤罐里的水不是烧热的,而是烧饭做菜时,利用散发的余热把汤罐里的水焐热的。

那时,农村里粮食紧张,烧草也短缺,平时从来不烧开水,连个热水瓶也没有。早上漱嘴,晚上洗脚,都用汤罐水凑合一下。中午口渴了,就用水端子舀点汤罐水,咕咚咕咚,猛喝一气,嘴一抹,就算完事了。不过,汤罐里的水也有嘟嘟嘟滚开的时候,那就是过年蒸馒头,大多烧木柴,因为火力猛,时间一长,汤罐里的水也就开了。于是,就把它舀到大锅里,掺和着用。有水瓶的人家,就顺便灌上一瓶开水。可巧来了客人,吃着刚出笼的包子,再泡上杯茶。边说边聊,也就算是极为高档的招待了。

汤罐还有个作用。有时家里人吃过了,个别人还没有回来,怕饭菜冷了,就用大碗盛上饭菜,用一个小些的碗罩上,墩在汤罐上,迟回家的人,吃起来还是热乎乎的。这样就免得再浪费柴禾重热,倒也蛮方便的。

灶  眼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在灶壁墙底部,靠近汤罐的地方,还有两个约三寸见方的小洞,起观望作用。灶眼是专门供烧火的人察看灶台上的动静,其作用大着呢。

在农忙时,烧菜做饭都是奶奶的事。锅一开,就会丝丝地冒热气,奶奶透过灶眼,发现粥锅里黏乎乎的泡沫直往外潽,就赶忙用火叉捺住草把儿,压住火头,又忙从锅膛门口跑出来。大锅盖都是两扇拼合成的,她忙拉开一扇,留下一道缝隙,粥锅温度降低,就不会潽了。特别是糁粥,稍一迟疑,动作慢一点,就会潽出锅外,哗哗地流了一地。奶奶信佛念经,常年吃素,浪费了粮食,她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叨叨个没完没了,连呼:作孽!作孽!这是她老人家极为痛心的一件事。

后来,奶奶渐渐老了,视力减弱,透过灶眼,也看不见锅台上冒热气,急死人了。我呐,却渐渐长大,快四岁了,就帮着奶奶看锅,成了她的眼睛。粥锅冒热气,我就大声嚷嚷:开了!开了!奶奶一听,就急忙从锅瞠后面跑了过来,拉开锅盖,摸了摸我的头,笑道:乖乖,有用啦!一脸的灿烂。

锅  洞

土灶下部迎面的墙上,嵌着两个洞,像小门似的,宽约五六寸,高一尺多,深三四寸,顶部呈半圆形,深深地凹了进去。它的作用就是利用锅膛里散发的余热,用来烘烘潮湿的衣服、鞋子,以及尿布袜子等。

冬天,人们外出有事,突然碰到雨雪,布鞋就会弄脏,湿淋淋,泥糊糊的。晚上回家后,人们就用小锹子将鞋底的泥剔除干净,放进锅洞里烘一烘,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干焩焩的了。用刷子将鞋面刷一刷,扑掉上面的灰尘,往脚上一穿,就又可以外出干活了。有时,遇上阴雨天,婴儿的尿布湿了,晾不干,特别是尿湿的棉裤,厚实实的,更是无法可想,只好也将它塞进锅洞里,烤一烤,用不了多久,就又干爽爽的了。不过,在烘烤过程中,会散发出一阵阵臊气味儿。但是,当你看到娃娃那憨态可掏的笑脸,谁还会再计较那难闻的臊气味呢。

隆冬,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冷得要命,有时,小花猫就会把这锅洞当作安乐窝,成了它的温房。大白天,这淘气的小家伙就会往锅洞里一蹦,缩成一团,不时地发生一阵阵甜蜜的鼾声来,真逗!

来自江都日报,感谢原编辑栾碧军先生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