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费课堂报名 | 著名作家安意如:写作与旅行的意义

 新用户78168KoG 2020-10-27

一个懂得臣服生命的人,她是极具柔软特质的生命存在,会让生命能量聚足保存。多数人的生命常是僵化顽固,是以她让自己站在自我的位置上偏执的看待世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地方,它能解除生命的“我执”,释放天真,观照本身,找到奇迹恩典,领受万物之美。

她是这样的存在。

“人生中总会有一个地方,令我们安然喜乐、柔软牵挂,那应该就是心的故乡。”千山之外,西藏是她心的故乡。

自2007年始,她几乎每年都会数次往返于北京和西藏间,她打趣说,如果有前世今生,自己肯定是一个藏族人。

这种感情一旦被唤起,渐渐成为一种血脉里沉涌、跌宕,终至静默的情感。以至于,她开口闭口都是我们藏族人。在西藏,她像一个真正的藏族人那样生活,诵经喝茶,晒太阳,听夜雨。看初雪如梦飘落,覆盖大昭寺的金顶。她一步一步修行,松空静定,满实且柔软。

“ 这千山之外,步步莲花,步步如来。我步履蹒跚地修行,并不算专注精进但也慢慢感觉到心性的自由。无形的枷锁在晃动,松脱。内观禅修的间隙,感受到喜乐的明光自心底透出,即使它是微弱的、断续的,也足感珍贵喜悦。 ”

记录下的这些文字,是愿心,亦是一种缘起。写作与旅行,是肉体的行走,也是内心的回归。她说:我写的旅行,不尽然是旅行,最起码不会有猎奇的表达,我希望自己看得更多之外,能够看得更深远,能够真正的用文字去传达一些识见,让对某一些内容感兴趣的人有所得。所以,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她,著名作家安意如。让她与我们一起分享,写作与旅行的意义。

本期嘉宾

作家 安意如

80后作家

作品以文动人

措辞写意清丽,并不见古板沉闷

读之犹品一杯青茗,回味悠远,余韵袅袅

因古典诗词赏析而独树一帜,影响广泛

私家标签:

| 文字修行 | 避世之心 |

无常远游 | 诗茶相契 | 西藏云南 | 

新书推荐


“千山之外,

既代表了人生的辽远,

也代表了雪域高原。

千山之外是我的故乡西藏,

西藏不仅仅是我的,也是大家的。

它是属于所有爱好心灵文化,

渴望得到心灵超拔的人群的。”

——安意如

直 播 间

分享时间:2018年7月4日(周三)晚20:00

分享地点:微信千聊直播间

分享内容

一、旅行& 成长

二、旅行&写作

三、旅行& 生活(西藏)

对话作家安意如

Q1:您之前写过一本关于西藏的小说《日月》,时隔五年后再次提笔写下关于西藏的随笔集《千山之外》,为什么对西藏有这么深的感情?西藏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A1:我不愿把自己对西藏感情过度拔高或是神话,而只能说,这种感情不同于生养之地的感情,它更加接近于一种出于心性的直接自由的选择,就好像你喜欢一个人,义无反顾的爱上一个人,一开始好像可以找出很多理由,回头想想这些理由又不尽然都对。这种“就是它了”的感觉不容易遇到,而遇到之后还是会反复思量它的由来和起因。在多年的行走之后,我终于确认,西藏是我的应许之地,它的历史渊源,宗教文化,生活方式,环境特点,都是我深爱的。我对西藏的感情和认知,在《千山之外》里写的很清楚:““人生中总会有一个地方,令我们安然喜乐,柔软牵挂,那应该是心的故乡。”

Q2:这本书写到您在西藏的旅行,却又不是单纯的雪域高原行走游记,就这本书而言,心灵深度的旅行如何滋养了您的文学创作? 

A2:我在《千山之外》的在序言里写到:“如果没有修习佛法,我应该不会有持续写作的激情和动力,人多少会受困于自己的识见以及经验,到了一定程度就难以为继,无力突破,这时候,需要有更深广的力量去洗涤洞彻。文字再是华艳,亦只是飞花触水,我们的人生到底还是需要一些水落石出的时刻,去见证一些实相。这需要智慧的承托。”我写的旅行,不尽然是旅行,最起码不会有猎奇的表达,我希望自己看得更多之外,能够看得更深远,能够真正的用文字去传达一些识见,让对某一些内容感兴趣的人有所得。

Q3:您修习佛法,对西藏如此热爱,是否觉得自己前世就是个藏族女子?

A3:如果说有前世,那么过往的因缘也只是让我更熟悉和热爱西藏,我不希望这种表达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修习佛法的人,不会轻易妄言,否则就会犯妄语戒。在平时和朋友玩笑时,我会说自己是藏族人,只是这辈子投胎到了江南,但是我很清楚,不管我们的前世是什么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上一次的轮回游戏已经over,已经重启,我们要做的是接受此生的因缘,过好此生。

 如何参与直播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