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王子》:当童年远去,你的童心还在吗

 新用户78168KoG 2020-10-27

《小王子》:

当童年远去,你的童心还在吗

作者:十六

图片:网络

点击上方绿标 主播小溪朗读


0 1 

十三四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童话书,别的女生开始去书店借校园言情小说的时候,我借来的却是郑渊洁、杨红樱、阳光姐姐等人的书。

在我刚步入青春期那段时间,陪伴我最久的不是父母,而是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对了,还有那个调皮捣蛋但聪明仗义的马小跳。除了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也看了一些国外的经典童话作品,比如家喻户晓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一千零一夜》。

十五岁以后,我慢慢不再读童话。那时候,几乎周围所有人都觉得:童话是给小孩子看的。我也不例外,我想,我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喜欢读童话了,应该多看点成熟的东西。在那时候的我的心里,童话是低龄的,是幼稚的。

我开始读散文、小说和诗歌,从鲁迅、汪曾祺、沈从文到列夫·托尔斯泰、村上春树、欧·亨利,从诗经、楚辞到海子、顾城,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使没怎么出过远门的我看到了美丽而广阔的天地。在我还没能力行万里路的时候,是阅读带给了我远方。阅读也使我愈加成熟稳重。

但我总觉得,心中好像缺了点什么。直到二十岁以后,我再次开始读童话。我把曹文轩的作品全部找出来读,也重读安徒生童话,终于发现,童话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成年人才能看得懂的。

于是我再一次打开了《小王子》,扉页的那句话——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这很少有人记得)——又一次打动了我。

回顾二十多年来走过的路,反思平日里做过的事情和说过的话,我突然发现,有时候,遇到的人和环境会使我产生一种错觉:自己还保有一颗童心。然而,当我与真正的孩童交流接触时,便再难以掩盖虚伪表面下的“大人心”。

是的,我知道,我很不幸的长成了一个大人。

 

2

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时,真的特别难过。

我觉得自己如同《小王子》里的那个讲述者,虽然看起来能理解小王子,也能和小王子沟通,但还是掩盖不了自己已经是大人的事实:会在第一次见到小王子的时候追问“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你来这里做什么”、“为什么要画一只绵羊”,会在小王子多次拒绝自己画出的绵羊时表现出不耐烦……

想想看,当你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会不会问他的名字、故乡、学校或者职业,会不会想知道他喜欢读哪方面的书,听哪种类型的音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很不幸,你也是一个大人了。

《小王子》的作者太懂孩子了,所以你看到小王子从来不曾主动询问“我”的名字,“我”的职业,对小王子来说,他不是不在意,而是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存在。在一个真正的孩子眼里,他面前的你就只是你自己,和名字无关,和年龄无关,和职业无关。

小王子,他真的太纯粹了。

我们——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都曾经无比的纯粹,但我们总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将曾经是孩子的自己遗忘。

这也很正常。长大以后,我们回头审视自己童年的时候,用的是大人的眼睛。我们很难看见,第一次为玫瑰花欢喜、为玫瑰花哭泣时的自己,也很难看见,小心翼翼保护玫瑰花不被绵羊吃掉的自己。

或许还能看得见,但也只剩下怀念或遗憾了。毕竟,很少有大人会允许自己为了一朵玫瑰花而哭泣。哪怕这是一朵独属于自己的玫瑰。

有人说,玫瑰花代表的是我们的初心,绵羊代表的是财富、名利、地位这类现实的东西。可我觉得,玫瑰花更像是纯粹而真挚的爱。

只不过,这种爱不只是男女之间的情爱,还包括与亲人之间的爱,与朋友之间的爱,甚至是对事业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世间万物的爱。

我们不是一出生就懂得爱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学会去爱。他们总是在不自知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玫瑰花,像小王子那样。

0 3

很喜欢《小王子》这本书里的一些句子。

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

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是的,如果永远不长大,永远做一个纯粹的孩子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明白,什么是美好,什么是爱,什么是自己。

成长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历经磨难,才能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可是,成长也容易使我们失去自己。

现在,我拼命地回想,却始终也想不起来,自己第一次遇到爱是在什么时候。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玫瑰花,当你爱上其中一朵,并且愿意付出时间为她拔草、浇水、捉虫的时候,她对你而言就成了唯一。这个过程,就是爱。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哪有几个大人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一朵玫瑰花呢。

小时候,我愿意花费自己所有的课后时间,养两三条蚕宝宝,每天去很远的地方摘新鲜桑叶,拿回家后洗干净,再放在窗台上铺开,晾去水后喂给它们吃。还要每天清理养蚕的盒子,倒掉蚕宝宝的粪便和吃剩下的桑叶,为它们铺上新的桑叶。

特别是在孵蚕宝宝的时候,因为天气比较冷,怕它们冻死,总是细心地用棉花把蚕子包裹好,然后揣进自己的胸口暖着,就连晚上睡觉,都要把它们塞在被窝里。

可是长大后,再也不愿意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做一件没有回报的事情了。

0 4

小王子在难过的那天,看了四十四次日落,而在大人的世界里,是不允许难过那么久的。

小孩子跌倒了可以号啕大哭,而成年人,就算再疼,也只能自己爬起来拍拍膝盖,还要装作一点也不痛的样子,继续大步往前走。就连想哭,也只能在空无一人的夜晚,趴在枕头上默默流泪。

如果说,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那么,大人是否还能再变回孩子?我想,这大概是很艰难的。

我们读童话,试图将自己安放在一个无忧无虑幸福美好的世界,变得像孩子一样纯粹,但其实我们知道,我们永远无法再做回孩子。

像我这样的人,既不是一个合格的大人,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偶尔怀着一颗渴望看四十四次日落的心,却没有允许自己放肆难过的胆。实在是可悲、可怜。

但我总感觉,独属于我的那朵玫瑰花如今仍然很好地活在某一处,只是,我亲手要来的那只绵羊也住在她的附近,觊觎着我的玫瑰。

每当有空闲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去看看绵羊是否已经把那朵花吃掉。其实这也是在审视自己:当童年逐渐远去,你的童心还在吗?


作者 | 十六,遇见吧啦签约作者。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也是一个试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主义者。兴趣爱好广泛,信仰爱与自由。个人微信:shishiliuma

主播 | 小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约主播。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公号:溪声漫记,微博 @我的名字叫做溪。

李菁新书开始预购啦!

《守住:活出最好的自己》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在这个人人都争先恐后的时代

只有守住自我,才能抵达理想的生活


李菁,笔名吧啦。

艺术硕士。曾为大学教师,教授艺术设计与广告摄影相关课程。


畅销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随笔集《见素》,短篇故事集《当茉遇见莉》,励志随笔集《你的人生终将闪耀》,摄影文字集《向美而生》,新书《守住:活出最好的自己》正在热销中。


生活美学摄影师。其摄影作品格调唯美,意蕴深长,被选作梁实秋、雪小禅、张晓风等名家著作的专用插图,累计为100名女性拍摄个人写真。

摄影美学导师。亲手打造网络摄影梦想课堂,教授手机摄影摄影美学课程,公开课听课学员达10万人次。


遇见美宿主人。在湘西浦市古镇打造的“遇见美宿”被评为人气诗意民宿,带动了家乡旅游业发展。

自媒体达人。拥有阅读量千万级的爆文经验。被《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十点读书App等众多流量级平台转载,成功打造个人IP。

新浪微博:@遇见李菁   

个人微信号:sheyinglijing

扫描二维码

即可遇见李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