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工作就能改善生活,是否已经沦为一句谎言?

 旧故麻袋 2020-10-27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

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

——林清玄

文丨旧故麻袋

很久以前我就明白一个事实:仅仅靠努力,穷人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我也算是个穷人,从没好好规划我前二十几年的日子,有着赚大钱的梦想,却也总会愤世嫉俗的对当今残酷的世道骂个不停,偶尔喜欢自嘲,开自己几个玩笑冷幽默小会儿,细想却又会不由自主地留下泪来。

这些泪,或许是因为我对生活的捉襟见肘,或许是因为我对生活的爱莫能助,又或许是因为我对现今生活的视而不见。所以我选择不听、不闻、不问,将作为一个穷人的“得过且过”深烙在我骨子里,直到我在咖啡厅拿到这本《我在底层的生活》。

这本书没什么高深之处,也没什么讳莫如深的大道理,更没有让你奋进的鸡汤,它甚至被翻译成中文有些语句不通,但我仍然推荐大家去读一读。作者我并不认识,她是一位美国专栏作家,叫芭芭拉·艾伦瑞克。

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她选择了六个地方,去不同的城市打工。这本书是她对潜入底层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她用纪实的方式描绘了一段辛酸又有趣的“卧底”生活。

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都会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必须要有一辆自己的车,便于她能找到更偏远的便宜房子。

她选择一般时薪只有6~7美元的工作,一天工作八小时,大概是50美元一天,一个月大概差不多能挣1250美元。但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所以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来说负担太重。最后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还是改变不了她平时只能选择吃便宜且没有营养快餐的命运。

都说富人喜欢去体验生活,可作为一个“穷人”,作者一直在坚持真实的“穷人”身份,却并不享受。她虽然融入了“穷人”的群体,并真诚待人,她写道除了杜撰了已是博士学位的自己变成大学肄业之外,其他信息都是真实的,包括她杜撰的“大学肄业”所指的大学也正是她读博的母校。所以除了学位,她都是真实的自己。她爱与同事说笑,也同情他们租不起放,过不起生活的遭遇,偶尔也会用自己赚来的钱始于援手。

但最后她还是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这个困局并不是她一个人的,这个困局是所有并不富裕的我们所有人的。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我想了想自己,好像也一直活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若不是买了房,我接下来要考虑的事一定是:我还能搬去哪里?因为房租又涨了,还涨了不少,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可真正买不起房的那些呢?会陷入这样一个无限循环中,出不来。

房租和房价疯一样的涨,唯独不涨的只有工资。以前虽常拿这句话说笑,可真的遇上难解之惑时,却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了。

作者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竟还卖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这就好比卖房的销售买不起自己做促销的楼盘是一个道理。

生活是一个陷阱,我们以为劳动力就是一切,却只会在长时间工作之后发现自己丧失了思考能力、注意力,只剩下呆滞的目光和肿胀的双腿。

虽然作者书中列举的都属于“底层工作”范畴,看起来都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我们不难发现,即便自己从事的是相对“高端”的工作,可我们就没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过程中丧失过自我提升的追求吗?没有对未来产生些许的困顿吗?没有变成机械般的流程化工序吗?

我们都在自欺欺人,反复体会作者书中的话:“当你开始以小时为单位卖掉你的时间,你可能不一定了解的一点是:你真正卖掉的,是自己的生命。”

对照现实,我更羡慕那些鼓起勇气创业的朋友们,他们或许是放弃了一些机会,却对之后的生活,更多一些珍惜,而非浪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