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我爱你文摘 2020-10-27

平凉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开放开发的“东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总人口234万。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千姿百态的村落形态、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优质多样的特色物产和回味无穷的舌尖诱惑,勤劳朴实的平凉人民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雄厚资源,用灵巧的双手,谱写着平凉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华丽篇章。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市坚持打响做靓“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旅游品牌,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抓,培育发展了国家A级旅游景区23处,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20余处,可以说,美景全域有,处处醉游人。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以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关山三大景区为代表。崆峒山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有九宫八台十二院四十二座庙宇,被誉为“道源圣地”和“天下道教第一山”

崆峒山

崆峒山历史极为久远,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登山问道的圣地、是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是中国五大武术流派崆峒派的发祥地。崆峒山的丹霞地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自然风光极为优美。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龙泉寺

龙泉寺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级风景名胜区、甘肃省级地质公园,龙泉寺山形如腾飞凤凰之翅,清泉、溪水、千年龙柏、寺庙殿宇皆掩映凤山之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水是龙泉寺的命脉。龙泉寺的水,处于凤翥山腰海拔1256米的岩石处,裸露的砂砾岩层渗析出大量泉水,成为景观,以泉而闻名,因水而成景。贯珠泉、浓露泉、洗眼泉、灵湫泉、勺泉等。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华夏古槐王

在全国各地,号称“千年古树”的有很多,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古树已枯死或严重风化,唯独平凉市崇信县的古槐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依然主干完好,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其顽强而又蓬勃的生命力,使得许多专家、学者惊叹“不可思议!” “古槐王高约26米,主干大槐树所处的关河村群山环抱、草木葱茏、溪水叮咚、鸟语花香,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大槐树经历几千年不死的秘密,源于当地百姓代代守护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大树树冠高耸入云,目标巨大,最怕遭雷击,之所以几千年没有遭雷电祸害,是因为唐帽山群峰环绕,就像一根根避雷针,阻挡了风雨雷电,使大树几千年来幸免于难。大树周围都是开阔的田野,没有其他树木,保证了树根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这些都是大槐树得以存活3200年不死的关键所在。当然,大槐树没有毁于战争和人为砍伐,除了这里地处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更重要的是当地百姓的悉心保护。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美丽中国、说走就走,问道崆峒、养生平凉

平凉避暑旅游线路推荐:

线路1:崆峒山—花所天源采摘园—吴岳山庄

线路2:泾川县大云寺·王母宫—王村知青记忆园—白家民俗文化景区—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

线路3:泾川县锦绣凤凰旅游景区—完颜民俗文化景区—崇信县龙泉寺—汭龙堡民俗文化园—五龙山

线路4:华亭县米家沟—庄浪县云崖寺—朝那湫—通化陈堡

线路5:庄浪县云崖寺—朝那湫—静宁县文屏山—曹务民俗文化园

泾川大云寺·王母宫4A级大景区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云崖寺4A级景区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朝那湫3A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田家沟 4A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平凉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每一道美食都与日常生活有关,有滋味、有回味。平凉羊肉泡、泾川糖油糕、静宁烧鸡、庄浪暖锅、崇信酥合子、泾川罐罐馍、灵台酸汤长寿面、灵台蒸鸡、核桃包子、华亭洋芋搅团等,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平凉人热爱生活的体现。

平凉美食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暑去秋来,一起去平凉吧

另据了解,平凉市内各大景区联合向全省各地州市和陕甘川宁毗邻地区旅游合作联盟的部分城市派送亿元景区门票,邀请甘肃老乡暨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好邻居“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游。先行向天水市、庆阳市、宝鸡市、咸阳市、中卫市、固原市派送12万张,总价约3300万元。试点成功后,扩大范围累计发放50万张,总价值约1.375亿元。

【二三里平凉爆料电话:18109334281(同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