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39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10-27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段,养生的原则)【理论阐释】

   翻开教材262页,我们讲《上古天真论》第一段的[理论阐释]。
   这[理论阐释]写得比较细,所以我就概要的说一下,同学们自己学习就可以了。

   第一个问题,提到的是关于养生原则与方法。
   本篇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两方面来确定基本的养生原则。
1. 人和外在关系,人身自己从内外来说怎么样进行养生,适应外在环境,适应外环境的问题包括:自然界的环境,还有社会的环境。
   比如说:
 @“法于阴阳”,得“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是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相适应的问题;
   比如说:
 @ “乐其俗,任其服”,这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问题。
   因为人只有这样,对外在环境能够适应,对于健康还是有利的。

2.  从个人生活方式上,那提的内容就相当多了,包括:
 @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以及
 @ “恬惔虚无”等等多方面,都是自己的调节问题。

   有关养生的这方面,从内外调节这方面,《内经》的记载是相当丰富的,但是应当说是以《上古天真论》,也就是这一篇原则性最强。
   至于养生的原则和养生的方法,咱们[理论阐释]当中,又做了一大段的论述。其中有些内容比如说关于养生原则,《灵枢.天年》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数中风寒”,这个我们在养生这一章的,就在本章的第三节还要具体谈到。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精神调养的问题。
   精神调养可以说是中医养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把精神调养放到比其它调养方法都重要的方面上去了,这倒是我们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
   不是说西洋医学不重视,西洋医学近几十年也开始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但是近几十年才开始重视,重视的程度绝对不像中医学这样强,至于重视的历史那倒更不能谈了。因为我们从《内经》时代,就把这个精神养生放在首位上,这是第二个[理论阐释]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形与神俱”。
   中医养生,重视养什么?主要是从两个方面:
 @ 一是养形,
 @ 二是养神。
   要“形与神俱”,都健康,形体健康,精神心理都健康,那才是真正一个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长寿。
   比如说:
   对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等讲了很多的,理解不理解?理解。但是我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不能够志闲,要“志闲而少欲”吗?这志就闲不下来,那也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所以要养形,要养精神,要养心理,这两方面都是健康的,才能够做到健康长寿,才能够是真正的做好这养生。
   形与神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形与神的关系问题,在中医学里面是不断地强调。本篇提出的“形与神俱”,前人曾经对形与神的关系作过总结,基本上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来说,
“形为神之宅”- 神藏在哪?以形为宅。
“神为形之主”- 神是形体的主持、主宰。
   再一步的概括就是说,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说是
“无形则神无附,”- 如果没有形体的话,则神无所附,神就飘了,这魂就飞了,魂魄飞扬了,志意散乱了,所以无形则神无附。
   说是
“无神则形不可活”,没这神了这形体活不了了,这不叫做人了,形体还在那,但那是行尸走肉都够不上了,属尸体了,所以说无神则形不可活。
   这是形与神两者的关系,看来是把神放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去了。当然说没有形体的话,神就要飘散了,就不存在了。所以形是神之宅,这两者关系是这样。所以我们在养形、养神二者必须兼养,能够做到“形与神俱”,这是一个健康的人,是能够长寿的人。

   当然所谓养形是要养一个强健的身体,既不是养的一身的肥肉,那不叫强健,更不是要养得轻轻飘飘。
   古时候有一句话说,练武功的人练得身轻如燕,那是说人家功夫高,身体感到很轻便,跳也跳得高,跑也跑得快,可不是说体重练得很轻了。要真的上秤上,身轻如燕了,这人没有意思了,无形则神也无所附了,这是个事。
   我看有些年轻的,尤其是女士们没有必要去减肥,减得身轻如燕了,那还了得?形不好了,神也不可能健康。所以这两方面一定要掌握个适当,练形要练到适当的程度,所以形神要兼养那才是健康的标准。
   形神兼备,形与神两者,是神在形之先,养好神,形也容易养。虽然两者不可缺,但是主次而言,从《内经》的理论,一直到我们中医的养生,到现代中医的传统的养生学,把神要放在形之先,这是关于形神俱备的问题,“形与神俱”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