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勇于认错,改变自己,才能赢得部属的心

 耶格书友会 2020-10-27

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员工,大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创新往前;令人丧气的是,通常最后荣耀、功劳归于领导的英明领导,为了完成任务必须付出的辛劳,大都由员工一肩挑。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同业的竞争,领导经常会误判情势,如果领导碍于面子问题,刻意隐瞒、回避,甚至推卸责任,这时团队不知道该如何做修正,导致一再地犯错。最后,除了严重打击团队士气,员工还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才能反转劣势达成目标。

相反地,如果领导能够及时发现,勇于承认错误,集合团队智慧寻求改正方案;这时员工不仅会被激励往前,也会信服领导负责任态度。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过:「认为所有的人比自己伟大,不但工作得以顺利,还能成就更大的事业」,松下先生更指出:「指示、说明让对方认同,不是一件难事,但要让部属产生共鸣、感动、进而实践就难了!」再优秀的领导,学识能力有限,也可能会犯下大错,只有用负责任态度面对,虚心听取部属的意见,才能领导团队。

前几年公司系统必须进行升级,才能有效地处理日益增加、庞杂交易资料,雅玲被指派进行评估、提出解决方案。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和合作厂商、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讨论,雅玲提出A、B两个方案呈报领导批示,口头上她有报告多数人也建议采取阶段性升级A方案,并说明原因。雅玲的领导没有资讯相关背景、经验,却不愿深入了解方案内容、优缺点等,自己私下径行联络厂商。在商言商,B方案需要添购较多的硬体设备、后续维修费用、外包人力驻点等,合作商大力建议B案。最后,雅玲老板拍板定案,选择B案。

升级持续进行中,却碰到经济环境无预期地恶化,公司业务大幅滑落,必须降低成本以确保正常营运。稽核人员开始盘查所有投资专案,发现采购的新硬体使用率偏低,建议A方案也没有被领导采纳,提出不当投资纠举,并面谈部门领导和雅玲。可想而知,领导就是想尽办法推卸责任,并责怪雅玲当时没有详细告知讨论内容。

为什么领导就是死鸭子嘴硬?

不论是正确讯息或错误决议,许多领导喜欢隐瞒资讯,一方面表现自己拥有权力,知道内幕消息比别人多,二来刻意掩饰真相,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尤其当公司内存在不同派系时,每座山头领导人唯恐出错,竞争对手会抓住把柄,借机大肆发挥。以下,列举前三项最常见的领导不认错理由。

1. 缺乏自信心

担任奇异电子执行长达26年,并获得20世纪最伟大经理人Jack Welch说过:「我会透过组织学习,培养领导的自信,自信心可以将复杂的事简单化」。一位领导犯了错总是闪躲,遇到危机更是惊慌失措,这样的领导人是胆小缺乏自信,很难赢得别人的信任、请托。自信是领导力的基石,不愿认错、不知反省,这样的人缺乏自信心。

2. 好大喜功

自信的人充满热情,愿意帮助别人取得成功;相反地,缺乏自信心的领导容易变得自负、高傲,明知自己犯了错却刻意逃避,还会用不讲理或骂人方式展现权威。他们不喜欢处理挫折,不喜欢被质疑,更不愿意接受失败。这类型领导认为,主动认错是一件示弱、丢脸的行为,输了面子里子,表示没有能力,无法胜任管理职。

3. 根本不知道犯错

这种领导是最糟糕的。认错最难的部分就是知错,因为无知、没有警觉性,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有些人愿意接纳部属建言,可以认错、知错、回头是岸;最怕碰到领导不但不知道犯错,还恼羞成怒,感觉自己的权威被挑战,进一步将过错全部推诿给团队。通常这种天兵型的领导很容易情绪化,建议部属不要硬碰硬,采取低姿态,用文字方式提出前因后果,及可行的改善方案。

认错道歉的勇气,反应出领导力

领导愿意主动认错、道歉,需要具备相当的勇气,多数的人都做不到,其中有部份是受到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从小在学校,我们被训练成一位模范生,想要在竞争体系下脱颖而出,个人的情绪、主张必须被偷偷地隐藏。在家庭里,父母总是用责备、命令管教方式,孩子就会养成欺骗、绝不认错行为来应对,减少被打骂机会。

工作上,绝大多数领导追求权威、地位,无时无刻都和同事互相较劲,就怕有任何闪失,会影响到自己的地盘;有功自己抢,有过下属扛。其实,这样的做法是短视的,领导是否犯错部属心知肚明,如果领导总是不愿认错道歉,只会突显毫无担当、没有肩膀,无法带领团队。

我们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领导坦然面对失误,勇敢承认并立刻改正,日后就能避免重蹈覆辙,更可以树立一个好的典范。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内基说过:「无论是谁,都只关心自己,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批评才能取得相互的尊重」。所以,当领导犯错时,部属千万不要见猎心喜,用揶揄的态度让领导难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改过,不仅得到上级器重,更能赢得部属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