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事变:学会喜怒哀乐在线收听

 知行合一每事练 2020-10-27

东晋末期,权臣刘裕已有了做皇帝的实力,于是让人给当时的皇帝司马德文送去禅位诏书,意思是,让出位子。


司马德文的皇帝位是刘裕帮他撑着,从他做皇帝那天起,一直就是个傀儡。曾有人偷偷劝他从刘裕手中拿回权力,他只是笑笑说,俺信佛,相信缘分。


很快,他和龙椅的缘分到头,刘裕送来禅位诏书让他画押时,他的老婆和亲信都嚎啕大哭,司马德文却一脸宁静地说,不做皇帝也好,刘裕应该比我做的好。然后对刘裕的使者说,我禅位给你家主子,非是被逼,而是心甘情愿,所以我没有什么怨恨的。


龙椅完成交接后,新皇帝刘裕就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迁居秣陵县城(今湖北省荆门县),让人带兵监管。


在秣陵县,司马德文生活的有滋有味,许多人都认为他没心没肺,被人赶下台,即使不自杀,也应该整日愁眉苦脸才对。


司马德文却说,不做皇帝的生活也不错啊。


刘裕不相信司马德文如此豁达,就让人干掉了他新出生的儿子。这回,司马德文不乐观了,而是痛哭了两天。两天过后,仍然是从前那副不悲不喜的模样。

刘裕不知道司马德文到底搞什么鬼,一个皇帝被废掉,居然还能保持如此心态,他下令让司马德文自杀。


司马德文看着刘裕的人端来的毒酒,心平气和的说:“我信佛,佛教不允许人自杀,自杀者都无法转投人胎。”


刘裕的人,就一拥而上,把他活活勒死。


作为皇帝,司马德文是失败的,但作为普通人,司马德文在人情事变上的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


所谓“人情事变”,王阳明已经说的很清楚,我们的情绪喜怒哀乐是人情。从这点而言,人情,就是我们的七情六欲;而事变,就是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也就是我们人生里的各种常态和变态的经历。


简单而言,人情事变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情”去应对“事变”。司马德文做皇帝时,刘裕把持朝政,他知道自己无法和刘裕抗衡,那就安心的做他的傀儡皇帝,这就是以自知之明的人情去应对刘裕保持朝政的事变。当他被废掉后,他又以平淡的心,毫无怨恨的人情去对待龙椅被别人撤走的事变。纵然面对死亡的事变,他的“人情”也没有变态,而嚎啕大哭。


这就是以正确的人情对待事变:遇到该喜怒哀乐的事变,我们就喜怒哀乐。在“事变”中保持正确的“人情”,也是应对事变的高明之法。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王阳明说,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而要维持心绪的中正平和关键在于独处时要恪守本己。独处时,我们就要保持正知正念,不要有各种欲望的念头。你是否有坏念头,良知知道。它一知,你就立即改正。调整好自己的“人情”,才能解决以后的“事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