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龙河记忆

 马大哥6328hjx0 2020-10-27

乌龙河记忆

长滩河属沱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内江市资中县兴隆街镇(五皇乡)蓝家坝,全长84.7公里,在自贡市境内流长约30公里,在自贡沿滩区姚坝汇入釜溪河。长滩河在上游正源又称为乌龙河,还有东源桂溪(黄河镇水库水系)等支流。乌龙河全长33.15公里,上段属资中县,流经宋家、双河、陈家、公民4镇。乌龙河中段为威远县与内江市中区的界河,长约9公里,从北向南流经冯家桥、牛皮场、板丝桥,于水口寺旁流入内江市中区(下段)。乌龙河下段属内江市中区,流经朝阳、凌家镇,与桂溪水汇合后,进入长滩河中下游。

长滩河上游正源乌龙河,在南宋中期以前叫苦竹溪,可能因两岸生长苦竹而得名。南宋《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在荣州景物(下)中分别记载:“龙台镇,九域志在威远县东八十里,又有——溪(两横杠为龙台二字的略刻符,即龙台溪)。”,“苦竹溪,在威远县东一百五里,来自资州内江,至本县界入龙台,溪水下合富顺监。”。从这两条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苦竹溪的发源地域、方位距离、流向地域等,与今长滩河(乌龙河)流域一致,仅古今名称不同而已。而史料中提及的龙台溪,则可能是指长滩河上游东源桂溪或中游支流石榴河。

长滩河流域上中游(乌龙河)两岸,分布着威远县的两座宋代古镇,即石牛镇和龙台镇。北宋《元丰九域志》在荣州威远县条目中记载:“中,威远。(州东七十里。二乡。婆日、龙台、赖鲁、石牛、三望、赖种六镇。有铁山,中江)。”。《舆地纪胜》在荣州景物(下)中记载:“石牛镇,九域志在威远县,图经云在县东七十里,本朝尚书右丞何公郯实生于此。何公《庐江集》载:公母夫人墓志云‘公生于和义别野,即北地也’。”。《舆地纪胜》对石牛、龙台两镇的记载中,结合苦竹溪(乌龙河)水系,描述了它们与威远县城的方位距离。据此,笔者亦认为,宋代威远的石牛镇就是今天的牛皮场,而宋时威远的龙台镇则是今天属内江市中区的沱江乡,沱江乡还有龙门镇、龙门场的古名称。

细读前述《舆地纪胜》石牛镇条目史料后,笔者还认为:①关于何公出生地的记载真实可信,因为史料来源于何郯(1005~1073)本人的著作《庐江集》。②关于“和义别野”含义:和义指古和义县(隋置宋废)。别野应直译为‘别离之地’,因为古和义县县治(县城)在中唐时发生过一次大迁徙,即由北向南,由山地往浅丘,由水系上游往下游或由小溪往大河流域迁徙。北宋《太平寰宇记》在荣州威远县条目下记载:“…废和义县,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唐元和十三年(818)移于旧县(指旧威远县)安置,以便水陆贸迁之宜,从东川节度使李逢吉之请。皇朝乾德五年(967)废,入威远县。”。③长滩河流域上中游(乌龙河)的石牛、龙台两镇,在隋唐时期是古和义县地域。

陈廷德

一七年七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