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吞像【热议】难民,却能教我们如何活出最好的自己

 吞像摄影 2020-10-27

你还记得吗?奥运会的初衷是和平

今年3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全世界宣布,将出资出力成立一支“难民代表团”。这支代表团,不代表任何国家,而代表着全球的难民群体终于有权利庆祝、参与这个属于世界人民的伟大盛会了。

难民,这个令人唏嘘的群体,也是首次以快乐、健康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人民眼前。当他们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时,迎接他们的,是全场雷鸣般的欢呼声!


潘基文也为他们起立鼓掌。

为什么要将体育运动带给难民?

每个人都向往平静的生活,每个人有追求梦想的权利。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表明,组建难民代表团的目的——对于全世界难民而言,这是一个希望的象征。同时也提醒全世界,难民危机是多么严重。“难民们因为冲突和战争无家可归,这支队伍代表了全世界难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的确,奥运会历史上出现的首支难民代表团,让我们再次回想起日益变质了的奥林匹克的初衷。

他们的笑容背后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地狱般的经历”

难民代表团,一共10名运动员,分别来自南苏丹、叙利亚、刚果(金)和埃塞俄比亚,这些饱经战乱蹂躏的地方。他们出生在炮火声中,生长在难民营里,几乎失去了自己的一切。原本的生活一夜间被摧毁,最亲近的人经历了虐待、饥饿、恐惧,直至死亡。试想一下,他们参加世界上最隆重的体育比赛的画面,他们的亲人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看到了,而他们依然坚强、依然绽放。

(叙利亚难民照片)

他们也曾一度想要放弃,不止是放弃体育,而是丧失了希望和活下去的信心。这里的每一位难民运动员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却渗透着同样的痛苦。体育的梦想把他们带到五环旗下,欢庆人类最伟大的体育盛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在他们身上有了更深的含义,他们挑战命运、永不放弃,不同于其他运动员的是,他们其实已经在自己的人生赛场上取胜了,不是吗?


体育运动,给了难民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媒体见面会上,18岁的叙利亚姑娘尤丝拉·马尔迪尼引来全球媒体颇多关注。这当然不只是由于她阳光甜美的外形,更是因为尤丝拉似是不经意的那句话——“我游泳,是为了活下来”。


尤丝拉的父亲是一名游泳教练,从4岁起,就每天泡在泳池里,和姐姐一起学习游泳。2012年代表叙利亚参加了世界短道游泳锦标赛的比赛,曾在阿拉伯青年锦标赛上夺取3枚金牌。然而,在尤丝拉的祖国叙利亚,自2011年燃起的战火此时正愈演愈烈。2015年8月,在失去3个同样酷爱游泳的好友后,尤丝拉像许多绝望的叙利亚人一样,决定背井离乡,到欧洲避难。


经过黎巴嫩、土耳其、希腊等国家,最终辗转到达德国。“我们的国家遭遇了轰炸,我们本来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尤丝拉说,“我在那里已经没有未来了。我热爱运动,要游泳,要训练,但战争让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我没有办法达到奥运会的参赛水平要求。”


与近500万叙利亚难民当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尤丝拉姐妹的逃难之路充满了危险。去年冬天,一家人先到邻国黎巴嫩,再长途跋涉,横跨土耳其。因为难民太多,开往希腊的船票被炒高了几十倍,为了求生,他们只能咬牙购买。一艘只能容纳7、8个人的小船,竟坐满了20个人。仅仅出发才半小时,危机就发生了:船的引擎出了故障,船舱开始进水,小船在海浪中摇摇欲坠……船上的人都吓坏了。但是在他们当中,没有几个人会游泳……看着周围人惊恐的脸,尤丝拉姐妹和另外一名女子毅然跳进海水中,一起推着小船前行……冬天的海水冰冷刺骨,面海波浪凶猛,每往前一步,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就这样,经过3个多小时的前行,他们终于看到了不远处希腊的海岸。所有人都活下来了,尤丝拉成了他们的英雄。


“游泳两次救了我的命,”尤丝拉说,“我游泳,是为了活下来。游泳给予了我快乐,让我暂时忘却痛失家园的痛苦,也让我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尤丝拉与家人来到柏林,在一座难民营里生活下来。那时的她还不曾想过自己能在异乡继续做运动员,更是做梦也想不到,她能出现在巴西奥运会的赛场上……令人欣喜的是,曾被叙利亚奥委会重点培养的尤丝拉,在柏林又被一家游泳俱乐部相中。本来,她的梦想是冲击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但经过几个月异常刻苦的训练,她的成绩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最终有幸参加了里约奥运会。


作为难民代表团的一员,虽然尤丝拉表示在奥运期间“不会想我从哪里来的,我只是要游泳”,虽然叙利亚的国旗不会跟随她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但她依然希望,这能为其他难民带去一丝宽慰。“我希望能够代表所有的难民参加比赛,因为我想向每一个人展现我们在苦难之后的安宁生活。我也想鼓舞大家在生活中多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安吉丽娜·娜达·洛哈里斯,21岁,来自南苏丹,难民代表团中有一半人都来自这个国家,她将参加田径女子1500米比赛。2002年,她跟着姨妈在战乱中匆忙逃往肯尼亚,却从此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彻底失去了联系。她听说,自己的父母或许还活着,她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她没有太大的梦想,只是希望能赚点钱回来,补贴一下身边仅剩的亲人们。

约兰德·布卡萨·马碧卡,28岁,来自刚果(金),柔道运动员,将参加女子70公斤级柔道比赛。曾经,她以为靠柔道进了国家队,生活就能迎来转机。然而,等待她的却是国家队教练多年的虐待……2013年,在巴西参加世界柔道锦标赛时,她逃出了酒店,流落街头,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在贫民窟里挣扎求生。后来,在一家非政府机构的资助下,她得到了安置,还恢复了训练。对她来说,柔道不只是一项运动,而是给了她生活的方向,给了她一颗“强大的内心”。“希望我(在刚果)的家庭能在电视上看到我,我们能重新团聚。”

强大的内心是永远不会被外力所摧毁的

新闻里,那些离我们甚为遥远的硝烟、死亡和逃亡,往往只是一组组冷漠的数字。而今天,当他们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走到我们面前,我们或许才能意识到,数字背后,是一段段曾经鲜活、美好的人生……

而今天,这些原本拥有世界上最悲惨、最不公的命运的人们,却在以自己的积极和强大,鼓励着世界上所有人,不要放弃希望,就会有好的生活。愿我们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不要忘记他们涅槃重生的身影,他们是世界人民的榜样。在逆境中,活出了最好的自己。这份价值,哪里是金牌能够衡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