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散文系列:坐上火车去西北

 望安山文学 2020-10-27


坐上火车去西北(3)


作者:吴秀明

    

圆梦青海湖<1>
 
              一


这些年,朋友圈甚至媒体太多的青海湖画面给我极大的震撼,我心里发誓一定要去看看这个神秘的湖泊,但一想到其海拔高度在3200米左右,又有点担心——8年前去四川的黄龙高原(平均海拔在3300米左右)时高反把我折腾得够呛,从此我对“高原”抵触情绪很大,大高原色变。
终究抵不住美景的诱惑,在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措施并调整好心态后,我还是来了。


永远给自己一个梦想,即使很远等努力到一定程度,幸运会不期而遇

 


 

7月16日上午火车抵达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青海省省会西宁之后我们再换大巴奔赴青海湖。
途径日月山和中国四大草原之一:祁连草原
日月山,原为祁连山一个小土山,因当年文成公主从此山经过而改名。
不时可见公路两侧的山谷山坡上披绽着一些小花朵。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它们花色单一,要么纯白色要么纯黄色,就像这里的小伙子都叫扎西、姑娘都叫卓玛一样。

 

日月谷阴阳谷黄元峡翻过峡谷,海拔越来越高了
透过右侧车窗,远远山坡上多巴国家体育基地几个字熠熠发光这是世界多个国家的运动员们专门进行无氧训练的地方
过了扎玛罗凤凰宫(道教文化标志也叫元祖九天玄女庙),海拔已达2300米而且越来越高风景也越来越美。

    不知名的小白花小黄花越来越多,黄灿灿的油菜花如一张张金黄的大地毯整齐有序的摆放在高原山脉中……
一片白色,一片黄色,一片绿色,远处皑皑雪山,头上蓝蓝天空,绝对不需任何美图。

 

眼随车行。山间、路口,不时可见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导游说,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父帮”和“镇邪朵帮”。“阻秽禳灾朵帮”大都设在村头寨尾,石堆庞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垒砌,石堆内藏有阻止秽恶、禳除灾难、祈祷祥和的经文
我似懂非懂,但始终感觉它们是那么神秘壮观

 


 

不知不觉就到倒淌河“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水往西边流,当地人说,这河里的水呀,都跟着文成公主进藏呢。
过了倒淌河依然是辽阔的草场,金黄的油菜这样走了几十分钟,一条蓝色的反光跃入眼帘,越来越宽,突然间就变成了巨大的,无垠的蓝色水面,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闪着粼粼的光,波澜不惊碧波万倾,水天一色。这就是闻名遐尔的青海湖——高原上最后一滴眼泪我心里问自己,眼睛一不离地拉住车窗外渐行渐亮的那条蓝色丝带。
热情爽直的龙威导游告诉我们:从倒淌河到前面的橡皮山(海拔3817米)近100多公里的路程都要伴随着青海湖的景色。太妙!很快地,蓝色丝带已经越来越宽,越来越亮大巴车也像行驶同色第丝带上一样平滑湖岸线不断蜿蜒起伏……
路随湖转,心随湖动,坐在车上远观青海湖,心中始终怀着一份虔诚,一丝感动,那样纯净,那样凝重……

 

关于青海湖,汉、藏、蒙古族各有其美丽的传说,至今较为统一的说法是: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但马上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坐上绿皮火车, 一路慢慢前行慢慢由平原过渡到高原地带,再换乘大巴车,并不觉得有啥难受。那颗提在喉咙的心啊,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
很多事情都跟人的心理作用密切相关,高反也是这样,你不去想它了,它也懒得来找你。
    就像我,心情一放松下来,除了耳朵有点嗡鸣之外,其它一切正常。
    这样我就有精力欣赏沿途的美景啦!
    土生土长于南国的我一直以为高原地区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岂不知沿途不时映入眼帘的是牧民们草场上白色、蓝色、绿色、青色的帐篷,还有别有一番风情的景观
我没想到这里可以生长油菜花,而且是黄澄澄大片大片肆意绽放,张扬着明媚着形成高原草地一道靓丽风景线……



    (本散文系列所有插图均为作者拍摄)


附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