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榜图书|资治通鉴启示录

 skysun000001 2020-10-27
资治通鉴启示录》,张国刚 著,中华书局

           推荐理由

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深思的重要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宋代以前一千多年治国理政的得失和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是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本书作者张国刚教授对《资治通鉴》研读深入,心得独到,能够在厘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以梳理,并立足当代、结合现实需求进行解读,挖掘总结出关于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122条启示。使普通读者也能通过这本言之有理、明白晓畅的历史经典名著而汲取古人的智慧。

【导语】《资治通鉴》虽好,但它卷帙太大,且以文言文写成,一般人难以卒读。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对《资治通鉴》中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能够让广大读者轻松读懂,作者精心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可以给读者以启发和帮助。


贞观之治:千古一帝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一个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皇帝;一个与秦皇汉武齐名、有文韬武略的皇帝;一个曾经被封为法家代表人物的皇帝;一个因执行所谓“让步政策”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皇帝;一个因为在各种电视剧中热播、在通俗作品中细说或戏说,而被老百姓在街头巷尾议论的历史人物。但是,若问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迄今为止似乎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历代文人学者和政治家中推崇唐太宗者大有人在。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元年(1465)八月初一为新版《贞观政要》作序时就说:“朕惟三代而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尤莫若贞观之盛。诚以太宗克己、励精图治于其上,而群臣如魏徵辈感其知遇之隆、相与献可替否以辅治于下。君明臣良,其独盛也宜矣。”

朱见深认为三代以下以唐代为最盛,而唐代近三百年的统治中,又以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为最盛。在明朝的这位皇帝看来,唐太宗李世民不啻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帝位,难免屠兄夺位之讥,其情形大体与隋炀帝杨广得位相类。唐太宗当皇帝不过二十三年(与汉文帝、明宪宗在位时间相当),比他享祚久长的皇帝大有人在;贞观时期的全国人口不过三百万户,远远不及隋炀帝和唐玄宗时期九百万户左右的规模,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处在恢复期。那么,唐太宗凭什么被推为千古一帝呢?
 


一、从马背到龙座

隋朝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官逼民反,又到了一个该改朝换代的时代。

识时务者为俊杰。唐太宗就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晋阳起兵前,老谋深算的李渊曾对提出起兵反隋建议的年轻小伙子李世民说:今化家为国,或破家灭族,都由汝而起。现在的史家大都认为起兵是唐高祖李渊蓄谋已久的行动,并非李世民的首谋,李渊的话只是对自己的掩饰和对后生的勉励之辞。做这个翻案文章的关键证据出自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该书封笔于李渊在位之时。论者咸谓此乃第一手资料,未经太宗时的史官篡改。但是,谁又能保证当时人记当时事,不是取悦高祖的附会之辞呢?不管如何,18岁的李世民已经察觉到天下可为,坚定了父亲起兵的决心;嗣后他东征西讨,功勋冠于诸王子及诸武将,是无可置疑的。

无论是进军长安途中,清除河西肘腋之患,还是在平定山东、河北劲敌的战争中,李世民不仅身先士卒,勇猛顽强,而且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善用骑兵、集中优势兵力等战术,经常出其不意地打败强敌,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后来击败突厥与征服高昌,也都表现出他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

但是,有一件事令这位枭雄心情难平,那就是他平定山东不久,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在河北地区再次举兵,山东旧地,大体皆叛。倒是李建成采纳魏徴以招抚为主的怀柔政策,才稳定了山东地区。这件事几乎是当年隋朝平定江南的重演。隋朝灭陈后不久,出现反复,“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后来杨广恩威并用,才稳定了对南方的控制。

本朝的经验和前朝的教训,对转变李世民的观念影响很大,那就是不能完全靠武力征服天下。唐太宗即位后就宣布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还说:“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太宗贞观元年)这就是很识时务的看法。
 
启示 李世民根据本朝的经验和前朝的教训,提出“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这一识时务的看法。他广纳贤才,使文臣武将各得其所;又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轻徭薄赋,关心民瘼,澄清吏治,从而为稳定唐初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为了适应从马上打天下到马下治天下的转变,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偃武修文的政策。他广纳贤才,表现得比任何一个前代帝王都重视文士。早在藩邸时,他就招集了大批文人学士,设立文学馆,馆中著名的十八学士如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都是一代英才。他们或以政治韬略见长,或以才学盖世见用。同时,李世民还设有天策上将府,安置随己征战的武将们。文臣武将,各得其所,对于贞观年间政治和文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宗即位之初有一次关于治国方略的大讨论。议题是:大乱之后,究竟是用重典惩治刁民,还是“抚民以静”,与民休息。

在关键时刻,这个纵横疆场十余年的统帅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他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因此,他推行以民为本的政策,轻徭薄赋,使民以时;他关心民瘼,澄清吏治,为稳定唐初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启示 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所称道。敢于用曾经反对自己的人,体现了他的胆识。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求全责备,反映了他的明智。
 
二、治国与用人

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所称道。他曾经与大臣讨论隋文帝施政的得失。有大臣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主,太宗却对隋文帝以察察为明很不以为然。他认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权,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又说:“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因而下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敢于用曾经反对自己的人,体现了唐太宗的胆识。其典型事例是重用魏徴。魏徴在隋末诡为道士,初投瓦岗军,曾效力于李密帐下,后归依窦建德。所投皆为李世民平定山东时的敌对势力。等到窦建德为唐军所破,魏徵又在太子李建成的东宫效力,官至太子洗马(掌东宫经籍之事),职位虽不高,却自称曾经劝谏李建成在与李世民的争斗中先下手为强。这样一个几乎处处与李世民为敌的人,李世民却能因爱惜他的旷世奇才而摒弃前嫌,委以重任。又如,范阳卢承庆虽然是参加晋阳起兵的元从功臣,但其父、祖皆为隋官。贞观中,太宗任卢承庆为民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并兼选举,卢承庆自辞“越局”。太宗不允:“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太宗能够团结曾经是自己敌对阵营的人才,这对于稳定唐朝初年的政治局面,笼络人心,减少反对势力,具有重要作用。

太宗说:“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又说:“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是至公之道耶?”(〔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这样的话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求全责备,反映了唐太宗的明智。他说:“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是以公绰优于大国之老,子产善为小邦之相。绛侯木讷,卒安刘氏之宗;啬夫利口,不任上林之令。舍短取长,然后为美。”(《全唐文》卷一〇,太宗《金镜》)他对于大臣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如评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应对敏速。……而总兵攻占,非所长也。”(《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又评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他评房玄龄、杜如晦,不善于理狱,不擅长处理杂务琐事,长处是多谋善断。他说戴胄的短处是“无学术”,但敢于犯颜执法。他说崔敦礼,“深识蕃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旧唐书》卷八一《崔敦礼传》)。总之,唐太宗懂得“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三、克己与纳谏

如果只是上述这些,唐太宗只能算是众多帝王当中的杰出者之一,还谈不上千古一帝。

宋朝史家范祖禹评价唐太宗说:“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唐〕范祖禹:《唐鉴》卷六)意思是说,唐太宗本来是一个彪悍勇武之人,可是他能够畏义好贤、屈己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这几个词值得深加玩味,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对道义保持敬畏,对贤者保持尊敬,不固执己见,能听从臣下的谏诤,努力改过迁善。总的意思就是明宪宗总结的“克己”二字,即对自己的欲望、偏见保持克制的态度。
 
启示 “克己”是评点太宗的点睛之笔!即对自己的欲望、偏见保持克制的态度。
 
“克己”才是评点太宗的点睛之笔!

最能体现唐太宗治国思想的文献,首推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一书。这是一部帝王的教科书。该书的重心,无论是处理君臣关系,还是阐明帝王之道,其要害都是“克己”: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人民的力量表示敬畏,所以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敬畏方能克己。

——“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忠言逆耳,有自知之明方能接受谏诤,约束自己。

“克己”当然包括克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唐太宗自己就说:“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朕每思此,不敢纵逸。”从社稷苍生的角度考虑,不敢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声色之欲,就是克己。这一点值得每一个位高权重者引以为鉴。

一个皇帝要做到“克己”,前提是要有自知之明。贞观初,太宗曾经用亲身经历举例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唐太宗从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自己缺乏治理天下的经验与才识,因而需要访问群臣的意见,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识。为此,太宗对臣下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人们都说魏徴有奇才,他的奇才主要表现在敢于向皇帝说真话——谏诤。

进谏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一项很特别的制度。国家设置了一批谏臣,其职责是给皇帝提意见,号称“言官”。朝廷做出决策,必须先听他们的意见,其他官员如果先于谏官而言事,则被视为举事不当。魏徴向太宗进谏,前后二百多条。他不仅在唐朝以休养生息、注重教化这一基本国策的辩论上,在废除分封制度、完善郡县制度这一政治方针的施行上,提出正确的见解,而且在许多生活细节上,也给太宗以很好的规谏。特别要提到的是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这十条几乎都是针对人性弱点的,意在告诫太宗在方方面面要约束自己。魏徵总是言人之所难言,即使太宗不能一下子全部接受,事后也总能做出妥协,克制自己的脾气与欲望,最终成就了求谏纳谏的佳话。太宗说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毕见”,还总结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言。


▼ 把时间交给阅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