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脘痛(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0-10-27

    关某,女,59岁。

    2010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右中上腹不适加重两月。

    病史:素有胃病史,经常右中上腹不适,最近两月不适加重,表现为右中上腹胀,空腹时则痛,患处畏寒。最近检查肝胆B超正常,胃镜(2010年10月18日)示:慢性浅表一萎缩性胃窦炎,病理:中度慢性胃炎(急性活动)伴灶性肠化,HP(+)。平素失眠、早醒而乏力,全身怕冷,脾气虽可,但因家事常生气,大便干结,常有黏痰。舌淡红,有舌缨线,脉细。

    处方:柴胡12g,白芍30g,白术9g,当归15g,茯苓100g,蒲公英30g,甘草9g,枣仁30g,桂枝9g,制附子6g,九香虫9g,刺猬皮9g,高良姜9g,香附9g,生姜3片,红枣6枚,7剂。

    2011年12月2日二诊:右中上腹胀及空腹时之疼痛、平常之黏痰均大减,睡眠好转,大便通畅,精神振,怕冷减。舌淡红,脉细。

处方:守上方,加冬瓜子15g,7剂。

    2011年12月9日三诊:上症均大减,舌淡红,脉细。

    处方:守12月2日方,加柏子仁30g,7剂。

    2011年12月16日四诊:诸症俱安。

    以后基本用初诊方稍事加减,服至12月30日,患者补诉,就诊前夜尿三四欢,现一二次。

    按语:患者主诉右中上腹不适,呈胀满感,饥时则痛,不仅患处畏寒,全身亦怕冷乏力,且常因家事生气,知其病呈虚实夹杂之势。实则肝郁;木郁伐土,久病及肾,脾肾阳虚,此为虚。方选逍遥散合小建中汤、良附丸,加附子、蒲公英、九香虫、刺猬皮。

    逍遥散、小建中、良附丸三方之方义及附子之加味,不必多做解释,均紧扣病机,有的放矢,读者应知。九香虫行气止痛,且温肾壮阳;刺猬皮理气化瘀,擅治胃痛。我常常两药合用治疗胃脘痛之属于气滞血瘀者,若兼有阳虚则更合适。读者可能想问的是,既然患者脾肾阳虚,何以用蒲公英?

    其实,章次公先生治胃病有小建中汤加蒲公英的成例。其利由,我想应不出标本兼治、去性存用的道理吧。蒲公英在大队温中补脾药物中,寒凉之性被监制,而止痛通便、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得以保留。于此可见中医用药的灵活性。

    点睛:九香虫·刺猬皮·章次公·小建中汤加蒲公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