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寸情•妈祖缘——通过集邮方式来传播妈祖文化

 莆田长谷 2020-10-27

2017/3/28

妈祖邮缘

精彩开讲

“您那慈祥的目光,播洒在一湾浅浅的海峡,泛起一阵阵思念的涟漪,荡漾在两岸人民的心间……”一首妈祖情缘的短诗在同学们的朗诵下,响彻杨梅山的夜空。

邮聚莆院

情系方寸

3月28日,莆田学院妈祖文化传播人才特色班系列专题讲座在文正楼402再次开讲。本次主题为《方寸情·妈祖缘——通过集邮方式来传播妈祖文化》,邀请98级外语系校友、莆田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邱盛先生返校分享。这也是继妈祖集邮文化活动策划实践课后,邱盛老师与妈祖班学子们的又一次亲密接触。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他结合自身的集邮成长历程,讲述了集邮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妈祖集邮文化的生动实践,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多位校外的集邮爱好者闻讯后前来旁听,《福建日报》记者和莆院媒体也到场采访录播。

多彩青春,缘系方寸。邱盛先生娓娓道来,“我从小生长于小山村,每次来市区都要骑上十几公里的自行车,但是为了集邮,觉得这么远的路也不累,反而内心充满期待。”正是由于这份持续不断的热情,自中学时代到现在,集邮之路坚持了近30年。自由——国内外大事、壮丽河山都可以轻松地通过在邮票欣赏;家庭——与爱人、家人在拥有同一爱好,无时无刻不在分享着美好;希望——每一套的新邮的发行,给人以最新颖的体验;奖励——邮趣的路上,不乏掌声和鲜花。自由、家庭、希望、奖励这4个关键词成为他集邮观的重点关注。

“疯子、骗子”是集邮迷的最高境界,因为他们对“封、片”(谐音)的不懈追求。集邮不仅仅是收集邮票,信封、明信片、邮戳、文献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珍藏。莆田市集邮协会秘书处也为当晚讲座赠送了50套2016年的会刊《莆田集邮》,从封面到内页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妈祖邮情。集邮四益“怡情、益智、交友、储财”也在邱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中体现到淋漓尽致,红印花小字当一元、大一片红等珍邮高清亮相时,同学们惊呼:这可是一堂价值千万级的课程啊! 

有关妈祖题材的邮品是今晚分享的重头戏。邮票、首日封、极限片、学术研究成果名家题词等实物次第亮相,许多未能来得及展示的邮品也通过课前发布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丰富的藏品、不凡的收集过程不得不让人想起一句话:课上一点钟,课后十年功。以邮结缘,融合妈祖文化,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邱老师以2015两岸集邮采访团、2016《邮书妈祖》新书发布会为例,点评了活动从策划、方案、执行、反馈等一系列的实践操作。

 妈祖集邮文化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需要我们妈祖班同学们去进一步探究。当我们看到多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为筹建中的妈祖集邮文化组织题赠的墨宝时,倍感信心十足。虽然我们的邮缘来得晚,但是有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只因为有了邱老师这样一位集邮家风采的学长。 

在课程互动问答环节,邱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足见其非凡的应变能力和渊博的邮识。来自印象莆仙赞助的“么么哒”妈祖公仔和“留住好时光”线装笔记本,成为积极学员的幸运奖品,着实让我们高兴了好一阵子。由于时间关系,许多问题在课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写留言”的方式,得到有效的回复。“妈祖文化与集邮文化,相聚相融,同生共辉。”这是本次讲座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

欢迎同学们对本次讲座进行评价,更多学习心得欢迎在右下角“写留言”处分享!

延伸悦读

讲义︱莆田学院妈祖文化传播人才特色班讲座

妈祖邮缘︱方寸情·妈祖缘

把课堂建在文化产业链上——妈祖集邮文化活动策划实践课侧记

2017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翡翠媽祖金箔·媽祖個人化郵票

【壶兰邮苑】莆田学院举行体育周专题邮展

 因为分享·所以精彩  CK105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