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皆有欢喜处

 落笔天涯 2020-10-28

 【夜读】


       夜半,有些突兀地醒来,身子乏倦,头脑昏胀,去厨房里倒了半杯热水饮下,回来时路过窗口,发现外面白茫茫的如同落雪,凑过去仔细瞧了,却不过是一场灰白色的深重雾霾。我是分不清什么是雾、什么是霾的,只是觉得它们都不甚透明,都来路不明,都喜欢在清晨或者傍晚降临,并且,它们来的时候,周边没有风,一丝风都没有。世界空寂时,人心也清冽空寂。


       我是喜欢身边有风吹动的人。春天时,微风吹开桃花、杏花的蓓蕾,点点嫣红,花香弥漫。又是风,吹落花瓣儿,引翠鸟传音,万物结籽,孕育子嗣。秋来,风刮掉树上的枯黄叶子,露一树的骨骼本真,最喜银色枝条笔直地伸向苍穹,个性,大义,又绝望,又苍凉。入冬了,风吹裂雨滴成六瓣儿雪花,风之所至,雪色苍苍,人间多为黑白颜色,不繁复,不多疑,素白若简,人多向暖。


       有雾无风的夜晚,适合静读。枕边是翻至一半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我是记忆力极差的人,对于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总是捋顺不周全,看起来颇为费力,扔扔拣拣看了三五日,便不免有些焦躁。此时又打开,仍是理不清,彻底服气了自己这个笨拙的人。夜里读书,不知是不是该选些伶俐的词语?还要生得面目清秀些,比如丁香,芙蓉,或者丫鬟,小侍。要有几分的洒然,不黏不滞,还要有几分的俏皮,不呆不板。如此,才可覆掌而读,不去顾及其他。


        索性掷了不读,今时只读夜色朦胧。关了灯,拢了窗帘,读一室的温馨寂静。后来睡着,梦见自己去了一处山青水绿的所在,天空湛蓝,空气湿漉,山坡上簇簇杏花绽放,煞是好看。又突然风起,花瓣儿四散飘落,有女子“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行在此处。她在风中写字,书信八行,托群雁顺行,寄情于千里之外。—— 醒来知是一梦,自己不过又痴了一回,也不叹息,探头窗外,既已是新鲜一日,复去读书,惟盼心明如灯。


【良辰】


        凌晨三点醒来,卧室里的暖气片发出汩汩的水流声响,爬起来拧开活塞,放出里面残余的气体,复又拧好,周边转瞬安静了许多。拿过枕边手机看时间,发现有千里之外的旧友发来一个红包。昨天是平安夜,他黄昏时已发来一个,祝福我这个姐姐平安夜平安快乐,夜里子时又发来一个,祝我圣诞日幸福吉祥,遂依旧收了,也不多言,心里确定已是暖暖。


       有人说心路最艰难,从此心走向彼心,有人只需一瞬,有人却需要付出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小欢喜和大忧烦,有人沉默寡言,万千心事都看作云淡风轻,苦楚都藏在心里,不习惯示于他人。也有人会做适当倾诉,能够给予倾听的人,定是相互信赖的知己。我时常庆幸自己是有朋友的人,情绪稍有波动,即会得到安抚和体恤,他或者她,是愿意在我心路转角之处挂上一盏红灯的人。


       夜里和麦青青闲聊,她说南方正回潮,空气湿润寒凉,身体略有不适,偶尔头晕,微感烦闷。我向她提及北方的冬天,室外酷冷,室内却温暖如春,还需在床头放置一钵清水用来解燥。她说她是喜欢冬天的,相比于盛夏,冬天更适合一個女人的生存。我便笑了,说什么时候你能来我的北方呢,看看我这里的雪,听听我这里的呼啸风声,且与我在黄昏时候一起去附近的田野里走一走,什么多余的话都不说,只是挽了手沿路走下去,走到母亲家的灯火粲然,走到夜深人静,月下霜浓雪静,方可回归。


        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亲密友情的热切盼望,总是希望自己的身边会有可执手相握的人。比如这个凌晨,想起一些旧事,念起一些故人,心里仍唏嘘不已,颇有感慨,便把这一刻,视作只属自己的良辰。


       微信聊天框里有人发来讯息,说今日圣诞了,家附近新开了一家餐馆,菜谱里有一款担担面,好吃不贵,可否午时赏脸一聚?他此刻亦是早醒的人,怕是心里也有戚戚,我便隐着不回复。—— 凌晨三点,我听到一粒雾落在人间,起初声音细微如丝竹,却又突然在耳边炸响,却原来,我们都是永不会老去的稚子,此刻路过人间,你雁过留声,我衣袂飘香。


【片段】


         子时而醒,一是因为有心事做崇,二是窗外雪光太亮。心事在夜晚发酵,整个胸腔里似乎布满不明气体,胀胀地疼痛,不得入眠。雪是在昨日正午时开始下的,最初是极小的雪,后来雪花乱飞,天地间很快苍茫起来,人在雪里走,觉得分外有诗意。


       麦青青说,下了雪的夜晚,还是不要起床推窗去看外面的雪吧,那么冷的冬夜,一個人看残雪,总觉太过于清萧。青青还问,雪在夜里会不会发光?我说,雪光是堪比月光的。 我是一个在有雪的夜晚绝不会合拢窗帘的人,彼时倚窗而睡,那些自然之光映在身上,成银质颜色,手指拂过去,手指上有光,用心看过去,心里也逐渐清亮。

       雪落时做下艰难的抉择,夜晚权衡利弊,仍觉命运喜欢戴着一副多彩的面具示人,看似玄机重重,实则全在内心如何度量。得与失之间的选择,凭了己心去做便足矣。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十全十美,多半是将一本书撕碎了前半部分,给你留下后半部分,或者给你前路旖旎,后路荆棘,而无论哪一种,拼的都是心智,练的都是性情。


       醒来,不肯在床上无事辗转,遂翻开新一期的杂志,却喜里面有金石书画家杨钧的慧语入眼。他只说:凡诗文字画,皆不可学小家。小家之症结处容易探索,探索到手,即刻能成,一成之后,永无出路。而当下文学艺术界,却大都是学小家之人,甚至连小家都不学,直接学时人,那么,“永无出路”则可知矣。古时是师傅帮助弟子学古人,如今师傅却只让弟子学自己。斯文断绝,可知矣。古人说,凡面目特异者,其道必小。一入藩篱,终无出路。故学问之道,贵得名师。小道数载可成,中庸百年莫尽。读完,抚书而笑,又思自己也是读书写字陷于小格局的人,有时过于自满,有时又因信不足,而缺乏判断。一直推崇文字随心,却忘记了世间之事,多半不随心。因此文字出炉后,会让读的人觉得不食人间烟火,少了些厚重和深度。实为从文者大忌。


        我是一个偶尔陷于思想困顿无法自拔的人,累及到生活之中,颇为尴尬,瞬即自卑。小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女孩子穿着新买的花衣服上学,心里艳羡,面目上却呈清高不屑之色,不会流俗着凑过去,和别人一样去送上几句溢美之辞。长大之后,更是偏执,断不肯去低头俯就自己看不惯的事和人。一個人活得过于棱角分明,受伤便是常事,因此人缘一般,但若遇到相互认同的人,很快便能成为莫逆之交。


       有人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辜负胃,睡觉的时候不要辜负床…… 忽然想到自己在被辜负的同时也同样辜负了很多事及很多人,心下不觉释然。生活给你诸多片段,如何将它们圈化成圆,还真是一门大学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