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白之夏

 落笔天涯 2020-10-28


初夏。喜欢这个初字,小处女般纯情可爱。又觉,凡事遇到初字,便是水洗青莲,便是花开逢露,接下来就有了不染,不浊,不粘,不滞,然而青涩稚嫩又总是难免。亦如,我的北方六月,既是初夏,也是青白之夏。



清晨起来,去临近花园里晨跑,穿米白色运动装,棉袜,白旅游鞋。汗已微醺时,在不知名的花树旁停下喝水,树上全部是米白色花朵,沁出异香,花叶婆娑,疑是花中的仙子。正是晨,路上鲜有车辆,唯有长满野草野花的小径摇曳进远处。晨跑结束,回家,烧桶装水,沏热咖啡,看黎戈微信公众号里的新作《青白之夏》。忽觉,大凡文人通似的写作状态我也有,只是她们已经走在前方,我还在路边徘徊。


也想起幼时的夏天。屋后是祖母栽种的大片紫薯秧,一波波的绿在风中荡漾开去,偶露出根部的紫红色,彰显生命的另一侧面。我经常坐在地边,发呆,或者思睡。童年的梦里,全是青白二色,天空澄澈,云朵簇白。梦里也有流水声,哗啦啦地,从远方流转而来,又消逝在无边的尽头。


从小,我就是一个笨拙的孩子,弄不懂课本上的加减乘除,起初父亲还满怀期望,以为我是晚成。那时候他还很年轻的样子,和母亲一起带我出门,他从不肯拉我的手。他只在前面走他的路。我从小就惧怕他。任何事,他问起来,我便显得更加迟钝,话语也紧了,半天勒不出个字句。我想那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是很失望的。幸好,他从不打我,只是常常眉头紧锁。我便觉孤单落寞,幸好,老家门前有一方池塘,塘边全部是半人高的芦苇。我在黄昏时喜欢躲在那里听蛙声。无风,池塘里的水清亮亮的,又平展,又顺滑,蛙声洒在上面,也不起涟漪。


后来搬到城里。父亲托人送我去临近的学校就读。我依然愚钝。他彻底放弃了。在家空闲一年的时间里,我写大量的长短句,一本本结集成册,细心收藏。直至参加工作,我依然不肯放弃这一嗜好。小丫渐起锋芒,偶获嘉奖,与同龄的孩子在气质上更显出不同。父亲有了欣慰之感,眼神温和好多。与他在某个时刻交流,父爱的慈悲慢慢流淌,令人心怡。


其实时光催老的多是父母的皱纹。年轻的孩子逐渐长成,羽翼丰满,便想逃离无形的桎梏。后来结婚,与父母住地相隔十里左右,彼此忙碌,各自匆忙。直至父母先后退休,我搬到他们身边,自此,与他们终于朝夕相处了起来。


自是夏日,我在清晨与母亲隔窗对话,或者,在午时赖在她家床上睡熟,黄昏时,也习惯和母亲依着肩膀在花园里散步。彼时,世界喧嚣,也有清凝。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温馨平和。


因是初夏,并不十分燥热,只有午时,阳光才浓烈很多。更多时候,初夏的天空是高远的,风也是柔和的。幸好,我的北方无蝉鸣。如果不起风,便再无任何杂乱之音。亦如我们突然老去的人生,青白自给,不必贪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