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家宝:一本高中高考笔记本,数学138不是白考的

 昵称32901809 2020-10-28

说到学习,我属于偏科类型,数理化好得一塌糊涂,文科却闷闷不及格,偏偏酷爱文科的我,当初分文理班,还选择了文科。被化学老师三传家长啊!
很多人都好奇,为何我的数学成绩特别突出,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数学学习秘籍:传家宝 —— 数学笔记本!

传家宝:一本高中高考笔记本,数学138不是白考的

本子的选择秘诀

从高一开始,这本子就要准备好,因为数学学习,按照考试题型分类,会出现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所以我们要准备一个稍微厚的本子,最好是选择活页本子,这样可以增加和更换页面,更换下来的页面也方便装订成册保存。

但是千万不要丢失,否则会心疼的!那可都是心血!

传家宝:一本高中高考笔记本,数学138不是白考的

里面写什么内容?

本子里面写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 公式汇总
    将所有学到的公式,以及公式相关需要注意的事项,老师说到的使用场景和特殊案例都写在这里,这里可以方便我们查阅,而且相对书本而言,这里就是所谓的“把书读薄了”!
    逸绮觉得学习的本质不是学会了,而是学着学着就忘了,为什么这么说?有多少人还记得我们小学初中高中都学过哪些公式?或者说,我们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课本上的课文和古诗词?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写道,我们的瞬间记忆,基本上是转瞬即逝,从记忆开始,20分钟后,我们基本会忘记40%,而我们将会在1天后,忘记这件事的75%,而一个月后,80%基本都被我们忘记了。
    所以,我们汇总公式的目的就在于我们可以在学习的时候,此时此刻就为我们的忘记,而做一个简单方便的预览图表,让我们能够最快速度浏览完一本书的关键内容。
传家宝:一本高中高考笔记本,数学138不是白考的
  • 考试题汇总
    很多人会说,考试题汇总,很简单啊,我把所有的考试卷子都放在一起就好了啊!错!大错特错!
    考试题汇总不是简单地把考试题罗列,而是要把考试题拆解。我一般只会把大考的考试卷才会放在这个本子上,因为月考、季度考、大考都是考试的关键点。也是未来升学考试的重点。
    拿到一张卷子,我会把每道题都占一个页面去写,因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卷子不会有同一个考点出在同一个开始题目下面,即便是有重复也会不同。
    所以每个考试题一个页面,然后在这个页面里面去重新写一下考试时候的解答思路,要把思路写上,不用写得很复杂,自己看得懂就行了,我的笔记本基本别人看不懂,很多是自己的理解符号。所以好多同学说我的本子是加密本。
  • 错题汇总
    错题一般一定是我们理由做错的题,哪怕是不小心,也是考试当时不小心,再简单的也可能犯错,所以我会把所有的错题都会写在一起,这个里面就不局限于考试试题中的错误,平时遇到的错题都要汇总,因为错了,就有理由,我会用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含义,把错误的理由或者当时错误的原因标注出来,这样复习的时候,就看理由部分,然后注意。而且错过了,写一遍,基本不会同样的错误再去犯错。

这些内容,如何去分类,怎么去把控?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觉得,这很简单,错!
最关键的就是怎么在第二和三部分进行分类 —— 按照公式来分类,同类型同一公式题目放在一起,多公式题目以第一个用到的公式为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般在考试大纲中,某一个知识点的考核,一般都有固定的考试等级,了解还是深度认知,这就决定了考题是什么类型和样子,可能某一个公式,永远都是一种题型的考试题,那我们在分析汇总以后,就会发现,这种公式永远在这里出现,表述方式也就一直是这种。

而很多重点的大题,公式会涉及到几种,题型和变化也会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把累积的题型都心里有数了,那基本上所有题型在日常积累中都有了,做到心中有数,也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而我们不用每天都复习这些知识,因为你理解了,化作你的内动力了,你隔段时间去复习的效果会比你集中学习然后放下不看了好。

加州大学Cepeda教授在2006年做了一次研究,同一个新知识,在同一个时间段密集连续学习同一个内容三遍的效果,不如分隔时间进行学习,后者的有效率比前者高达96%。

传家宝:一本高中高考笔记本,数学138不是白考的

什么时候去用这个本子?

本子需要日积月累,而学习要张弛有度,每天学习的重点公式都写上,基本上就需要5分钟,每次考试分析试题,基本上一堂自习课可以完成,或者分成4-5天,把试卷拆解完毕,每天也就15分钟。

而在我们每次考试之前的一天,我们可以拿出来复习用,我们把题目在草稿纸上走一遍过程即可。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明天你要考的东西,基本都在这个本子上,至少基础知识都在,而考试的基础知识,占比是80%。所以说,即便你很难的题不做,也能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

还有一个致命的点:你这样的一个本子,会让你熟能生巧,做题的速度会提高很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都说学习是个苦差事,其实学习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够轻巧的驾驭知识,而现在我们来看,我们说把知识又还给了学校,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少了,而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生活的,不妨我们好好地去体味和运用一下,你会发现,你不仅仅成绩提高了,而且还轻松地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