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育性语言障碍的诊断及早期干预

 ajieliu 2020-10-28

发育性语言障碍(DLD)是儿童最常见的发育障碍,患儿排除器质性听力损伤及严重神经精神疾病后,在理解或使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其他信号系统方面存在障碍,临床多表现为患儿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水平1。发育性语言延迟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开口说话迟”,患儿除说话迟外,余均正常;另一类是特殊语言损害(SLI),通常指3岁及以上儿童,其语言技能有明显不足,但无明显病因,患儿开口说话及语言发育延迟,非语言智力正常、听力正常,无情绪问题或明显神经缺陷2

语言是反映人类大脑思维及心理过程的一种认知表达方式,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语言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指标。儿童脑发育的机会窗口期对应了语言发展不同方面的敏感期3:语言神经组织在8个月以前基本呈直线式的迅速发展轨迹,8个月左右达到发育的高峰期;高级认知神经细胞在1岁左右达到发展的高峰期,其后发育速率开始稳定而下降。

图1

01

高危因素

目前研究认为DLD的高危因素包括男孩、低出生体重、早产、多胎、母亲产后抑郁、母亲受教育水平低、非母语环境等因素4。婴幼儿语言发育与认知发育是紧密相关的,儿童认知发育落后势必导致语言发育的落后。有研究显示5,早期营养不良患儿,学龄期智商测试比正常儿童低9-13分,认知能力(韦氏儿童智力表)和学习能力(阅读、拼写和算术)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p<0.01)。因此对于营养不良患儿,应积极寻找病因,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必要时选择高能量强化营养配方(100kcal/100ml)。

图2


02

诊断标准

目前对于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诊断尚无统一“金标准”。我国常用的筛查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CCMD-3提出发育性语言障碍包括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排除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DLD患儿的语言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化范围。表达性语言障碍患儿的筛查标准为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不能讲两个单词的短句,稍大后仍有词汇量少,语句过短,句法错误等;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的筛查标准为1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2岁时仍不能听从日常生活简单的口令,不理解语法结构、语调和手势6

03

评估量表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理解、构音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等能力的发展。儿童语言量表测试仅能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因此在评价儿童语言发育时需结合颅脑影像学,脑电图、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检查孩子听力及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同时需要详细了解孩子生活环境、家庭教育背景及对孩子的行为观察评价。在临床医学上,目前国内在检查儿童语言发育常用的评估量表有儿童综合发育量表和专项评估量表两类7

04

早期干1

语言障碍不仅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阻碍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早期诊断和干预不仅能够使患儿语言能力得到恢复,还能改善患儿的社交方式,从而缓解父母的照护压力。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进行干预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 改善语言环境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大部分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和陪伴,隔代抚养是我国比较常见的照护模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多关注患儿的日常喂养,忽视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由于忙于家务导致其很少与患儿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体的普及患儿处于一个单向的语言环境且输入的语言信息与其功能不匹配,使得儿童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较同龄儿童差,同时也影响患儿的社会交往,研究发现发育性语言障碍患儿更容易发生自闭的倾向。临床研究发现,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故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照顾者表现为对患儿过度照顾,所有事情都要亲历亲为,降低了儿童语言表达的机会,故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告知照顾者当儿童想做什么事或者希望得到什么物品时,应鼓励儿童用语言进行表达,增加语言表达的机会,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多种语言或方言的混杂,复杂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育,增加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和自闭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对于发育性语言障碍患儿干预的重要内容不是短期内恢复其语言功能,而是创造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目前研究倾向于运用互动式和自然环境的方法鼓励和刺激儿童表达字词或更复杂的句法结构。研究发现,家长与儿童的沟通方式、儿童的应答行为、家庭背景等与3岁前幼儿的词汇量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2 家庭个体化干预 家庭是儿童长期生活居住的环境,父母是儿童主要沟通和交流者,因此,父母在儿童语言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家庭个体化干预治疗,由语言治疗师与父母密切合作,在家庭环境中教导患儿使用单词和理解句子,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往返医疗机构时间和花费,降低公共卫生负担。

4.3 互动式阅读 互动式阅读是一种类似游戏的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康复治疗师通过和患儿一同进行图书阅读,运用朗读、讲解、描述、开放式提问等方式,围绕阅读的图书内容进行探讨、互动引导儿童思考,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互动式阅读的干预措施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如何将干预方案推广以及干预措施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为后续研究值得关注的重点。

4.4 音乐治疗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音乐治疗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康复训练,目前常用于治疗失语症和发育性语言障碍。音乐结构和语言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学者提出语言交流障碍起源于神经损伤,旋律和节奏能够刺激语言的产生或提高语言的流畅性,使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来修复语言功能和语言治疗的干预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证实。音乐训练包括认知功能的训练和声音编码,引起听觉和传感器运动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变化。

发育性语言障碍患儿的预后取决于患儿初诊时语言测试得分、是否并发其他发育障碍、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水平和干预的时期及程度。一岁半到三岁是儿童语言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照顾者一般在患儿一岁半以后才会发现其语言落后于同龄儿,且多采取等待的态度,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发育性语言障碍患儿病情发现越早,早期进行干预,专业医生与照顾者相互合作,构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康复。

参考文献:

1.沈力,田园,冯金彩,等.发育性语言障碍诊断及早期干预[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8,45(2):145-148.
2.刘冬梅,邹时朴,龚俊,等.孤独症、全面发育迟缓及发育性语言延迟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3):312-315.
3.Shonkoff JP,Phillips DA.From neurons to neighborhoods:the science of early childlhood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188.
4.潘虹地,赵亚茹.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研究现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4):387-389.
5.Esther A Hutchinson,Cinzia R De Luca,Lex W Doyle,et al.School-age outcomes of extremely preterm or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J].Pediatrics,2013,131(4):e1053-61.
6.Yan-Fang Chen.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towards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J].Comparative Study Psychopathology,2002,35(2-3):171-175.
7.刘芳.儿童语言发育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11(2):125-129.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