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爱情是生命里一抹朝阳》第十二章:分道扬镳(3-4)

 百荷书房 2020-10-28

长篇连载:爱情是生命里一抹朝阳
3
建安外甥旺达上重点的事,卢燕翔校长出面,没花一份钱,事情就解决了。这使得建安二姐像捡了狗头金似的,高兴得跑到娘家向父母报喜,夸建安能耐,帮了她家大忙。李铁蛋虽然心里高兴,嘴上却说,“他本来就是老师,收个学生,值得你高兴成这样?”
“安仔从小到大都很乖,心眼好,” 建安母亲乐呵呵地笑,浑身散发着成功母亲的幸福,说“咱家总算有个在外做事的了,安仔可是装了咱家门面了。”
二姐提早送儿子到县城重点初中报道,此次进城,她身负重大使命:一是带着儿子上舅舅家里让孩子当面向舅舅道谢;二是看看爱珍,给这个曾经不太和谐的弟媳套套近乎;三是送儿子上学,给儿子安排一下吃住等一应事务。
建安和爱珍刚开始吃早餐,二姐就敲门了。爱珍开门,惊喜道:“二姐!这么早啊?”
二姐笑得花枝乱颤,说“今天旺达开学,俺娘俩乘早班车来的,趁着报到之前,来看看你们,咱旺达上学的事儿多亏了你们两口子帮助。”二姐转向儿子道:“旺达,记住了,这次你能够顺利进入重点,多亏了你舅舅和舅妈帮忙,你是作为教师子弟被录取的。不然,咱们家哪有钱让你读这样的好学校呀!”她拉住儿子,“快,给你舅舅、舅妈鞠躬,……”
小旺达恭恭敬敬,向舅舅、舅妈鞠躬致谢!旺达的举动,弄得建安和爱珍都有点不自在。爱珍急忙道:“姐,你这是咋了呀,都是一家人嘛,太客气了。”
二姐笑笑,面容含了几分尴尬。也许她是想起了以前对于爱珍的不公,脸红着,连声道:“应……应该的,应该的,小孩子就要教育他知恩图报。”
二姐的话在建安听来,好像极有针对性,他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悠远处回响:姐姐们的恩情,做弟弟的何年何月也不敢忘怀。建安便由衷地感慨道:“是的,二姐说得对,像咱们家,若不是三个姐姐帮助,我怎么也读不了大学。”
提起从前的事,再次勾起了二姐心中的委屈,她一时无语,面颊因为激动,有些泛红,屋里的气氛瞬间沉闷,缄默。
爱珍起身,拿了两个白皮甜瓜,到厨房洗了,放进一个盘子里,送到二姐和旺达面前的茶几上,说:“姐,吃点甜瓜……”
二姐这才回过神来,笑笑说:“你们吃,我不好吃这个……”她有点感动弟弟的善良,说“建安,别再提以前的事了,都是一家人。”
旺达开学了,在县城读书,舅舅和舅妈都在县城工作,又都是高中教师,不用说,相比于乡下其他孩子,他心里多少有点优越感。旺达常常在要好的同学面前说起自己崇拜的舅舅,偶尔也会到舅舅家里做客。只从旺达来县城读书,建安就特别关照外甥:有空了多到家里来玩,不要给舅舅客气,缺少什么,就向舅舅要,千万别不好意思。旺达也不辜负建安的厚爱,基本上每个礼拜都会看望舅舅一次,每次来,建安都会问他学习怎样?鼓励一番之后,临走再给十块八块的零花钱。
有时候旺达会很难为情地说妈妈给的钱总是不够,向舅舅诉苦,说自己都不敢吃饱饭。建安心痛外甥,就多给一些钱,并交待旺达吃饱饭很重要,否则就没有精力读书。没钱了,告诉舅舅一声,但舅舅给的钱只能拿来吃饭或者买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品,绝对不能乱花。
建安的做法常常引起爱珍的极大反感,小夫妻每个月本来就是节俭过日子,加上因为帮助大姐而欠债,两夫妻正在勒紧裤带填坑还债。爱珍娘家也不富裕,加上亲朋好友之间的门市应酬,结婚之后,爱珍时常感到经济困顿,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的交响协奏曲,原来是如此的艰难与不和谐。十二三岁的旺达,已是个半大小伙子,每次到家里来,爱珍都感到她与建安之间好像多了一堵墙,在他们这窄小的空间里,平白多了第三者,心中堵得慌,脸上必然就会带出来。
这天,旺达再次向舅舅诉苦要钱,建安掏出五十元递到旺达手上,又交代道:“旺达,舅舅给钱是让买吃的,要往正事儿上花。记住了,从小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知道了,谢谢舅舅!”旺达接了钱,脸上掠过一丝羞赧。
爱珍看在眼里,总有一种愤然的心火在往上窜。

 

4
建安母亲的身体渐渐康复,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这天,是招娣生了儿子,坐完月子,吃了满月面,到娘家来给孩子“挪臊窝”的日子。大姐、二姐的孩子长大以后,这个家里也有十多年没有小孩子来往了,这次招娣和亚鹏第一次带了儿子来岳丈家,李铁蛋和老伴儿自然是高兴得近于癫狂。听到招娣进门喊妈。母亲一手拄着拐杖,迎出屋外,笑呵呵地说:“哦呀!可把俺外孙给盼回来了,哈哈……”
招娣抱着儿子,一脸初为人母的幸福,向母亲道:“妈——,俺也想您了!”
招娣双手把儿子捧到母亲面前,掀开盖着儿子小脸的斗篷,宝贝睡得正酣,小脸儿红扑扑的,很是招人喜欢。招娣亲昵地叫着儿子的乳名:“乐宝,让外婆看看,醒醒……我们到外婆家了,……”招娣逗着儿子,自己也笑得满脸甜蜜。
“哈哈,别逗他,让他睡,月子娃,吃饱了就是睡,路上累了吧。”母亲让招娣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床上,母女俩坐在宝宝身边,拉起了家常。
李铁蛋看了看小外孙,满足地笑笑,和女婿说话去了。亚鹏从包里掏出两瓶酒,一条香烟:“爸,这是给您买的,……”
李铁蛋嗔道:“买这些弄啥,过日子要省着点儿,又乱花钱。”
“爸,现在日子富裕了,没事儿,孝敬您,应该的。”
快中午的时候,招娣和亚鹏到厨房做午饭,剩下李铁蛋和老伴在上屋看着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外孙。外孙很乖地躺在床上睡觉,李铁蛋亲昵地看着小外孙,眼馋地说:“咱啥时候能抱上真正的孙子?”说着转而对老伴道“招娣结婚几年才有孩子,要是……咱老两口,不知道有没有这一天了。”李铁蛋说完,怅然叹息一声:“唉,安仔啊!他那媳妇……你说,将来养个孩子……”李铁蛋欲言又止,他是怕说多了,只会给老伴心里添堵。
“管他呢,是他自己找的,别人操心也没用,随他去吧。”建安母亲似乎很随意地说。
“要是娶个好胳膊好腿的农村姑娘,也不至于闺女回来了,亲自下厨。”曾经把建安当宝贝,看成李家希望的李铁蛋,此时此刻,开始心疼上闺女了。说着,禁不住心中一阵烦躁、郁结,“唉,我出去走走……”
“别出去了,一会儿吃饭了,亚鹏吃了饭还得回去,让招娣和咱外孙安安心心在这儿住几天。”
李铁蛋看着老伴儿,嘿嘿笑道:“中,那就听你的。”话虽是这样说了,但李铁蛋感到心里毛躁躁的,有事儿似的只想出去散散心,哪怕只是遛个弯儿也行。没多大会儿,他再次告诉老伴:“我出去转一圈儿……”李铁蛋说着起身往外走。
“别走远了。”老伴大声交代着,李铁蛋答应一声:“知道了。”说着,向大门外走去。
饭菜已经端上了桌。母亲、亚鹏、招娣、刚来到这个世界不到两个月的小乐乐,他们四个人都在上房屋,四双碗筷摆好了,三个大人都在着急地等待李铁蛋回家吃饭,他是这家里的长辈,一家之主,亚鹏和招娣虽然是家里的客人,按照长幼规矩,他们是一定要等到李铁蛋先动了筷子,他们才能开饭。
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时针转了一圈儿了。时间的沙漏也许流走的是光阴,更多的是屋里三个大人对李铁蛋等待中的牵挂,招娣心急地望着门外:“怎么还不回来啊?亚鹏,你出去迎迎爸,饭菜都凉了。”
“不管他,咱先吃吧,你说眼看饭就做好了,他非要出去。还说了不走远的,真是的。”母亲唠叨着,催促道:“吃吧,亚鹏,咱先吃,边吃边等。”
“没事儿,妈,我出去看看吧。”亚鹏说着,起身出了上屋。
亚鹏一出大门,刚走出去没多远就看到了老岳丈在地上躺着。亚鹏心里纳闷,怎么回事儿啊?当他紧跑几步,来到岳丈跟前,喊:“爸,你、你咋了?”一边弯下身去拉岳丈起来。谁知,伸手拉一下,仔细一看,脸色有点不对劲儿。
亚鹏大声呼喊道:“爸——,爸——”毫无声息。
李铁蛋已经不省人事。
 待 续



作者简介:


百荷踪影,本名王淑敏,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密市诗词学会、作家协会副主席、水墨清华艺术研究会研究员、水墨清华美术馆馆长。
创作观:用智慧写造句,用真情讲故事;践行“生活是眼睛的海,文字是心灵波” 的原则。
创作动力:俗世里有万丈尘埃,怎能让人无动于衷?!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