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011】散文:童趣与老乐 || 包瑞莲

 百荷书房 2020-10-28
童趣与老乐
 文//包瑞莲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我家有两间房子,四周用土墙围成一个很大的院子,种了很多蔬菜,另一侧养着小鸡,一家人的吃菜自给自足,养鸡下蛋换点油盐针线钱。从小我对种园子、养鸡有兴趣,父母干活时,我总愿意跟在后面帮忙,还能先吃到新下来的瓜果 。


记得有一年,园子里的黄瓜还没爬满架,我发现了一个没有长大的小黄瓜顶着朵小黄花儿,浑身长着黑色的小刺,还是那种乳黄色的。我越看越喜欢,就趴在黄瓜架下面将小黄瓜没摘下来就吃了,当时觉得特别好吃。几天后,父亲发现黄瓜不见了,可黄瓜秧上却吊着留着小牙印儿的黄瓜尾巴。他感到很奇怪的是,刚结的黄瓜都是在贴地的秧根儿上长的呀!谁家的孩子怎么能趴在地上咬呢?我悄悄地对父亲说,“我偷吃了,不要告诉妈妈。”父亲开心地笑着说:“就算你劳动给你的奖励吧!你不吃,等长大一些我也得摘下来先给你吃。长大些会更好吃的呀,而且有两个就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父亲一边说着话,一边给黄瓜秧领蔓儿、掐尖儿,我就跟在后边给他拿着小布条儿往架上绑,父亲告诉我,绑的时候要松一些。


父亲是个有知识的人,从来不高声训斥我们。他低下头看着我正扬着胖乎乎的小脸认真地听,就微笑着对我说:“小黄瓜也像你们小孩一样越长越大的呀!”我听了急忙问“那黄瓜吃什么?喝什么?”父亲给我讲了一些什么我就听不懂了,可我记着的有二氧化碳、无机盐、光合作用这几个词儿,可惜我没有上完小学,书本上也没找到它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几十年,没有时间种园子。退休后有时间,自小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我在小园子里又找到晚年的乐趣。我在离楼区四五里地的地方开了一块菜地 ,用树枝围上成了真正的篱笆墙,还捡些砖头木板,盖间小房子,养几只鸡。刚买来小鸡时,就像带小孩一样,小心翼翼。鸡娃们慢慢长大,每一只都有名字,如小美丽、芦花、大黄、等等。为了看家护院养一条狗,取名叫大黑,有点动静它就猛叫,生人难以靠近。院子里砌上花池,种些花,牵牛花沿着篱笆往上爬,开着粉红的、紫色的喇叭花,早上小喇叭花一开绒乎乎的,还挂着水珠儿;到了下午花朵就像害羞的姑娘,悄悄低下头。步登高、烟粉豆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大芍药花儿地越肥越能长。它们争芳斗艳,相继开放,给小院带来无限生机。蜜蜂、蝴蝶再花中飞舞,真是:小院里鲜花开,蝴蝶蜜蜂纷纷来,鸡啼犬叫小鸟唱,喜得“老农”心花放。


院子里有樱桃树,初春时节樱花绽放,散发着春的气息。随着季节的变换,各种小菜、玉米、土豆、豆角是首选必种的,还要种些瓜果类的。因为好奇,我还特意开了一块“试验田”,种些没见过的南方菜,因为“地友们”好多是南方人,咱得“学先进”啊!夏季到了,各种蔬菜吃不完,送给亲朋好友。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土豆、地瓜、玉米装进囊中,看着收获的果实,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我在农家小院里找到了童年的影子,增加了退休生活的乐趣,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很有益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园地”,在那块地里我们耕耘、播种、收获。地里的作物由幼苗到成熟的季节更替过程,而赋予我们的是悲喜年华 的感悟。这也是生活的情趣吧!


作者简介:
包瑞莲,蒙古族,1954年生人。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油田老石油创作组会员。有作品散发在《中国石油报》《黑龙江老年生活》《大庆作家》《大庆日报》《大庆晚报》《纵游大庆》《萨尔图》《让胡路》《铁人文学》《松基三井文艺》《岁月回想》《白城日报》《前郭日报》《大庆散文集》《大庆都市生活报》等
向您推荐:

画者,行者,在路上…...  

——杨咏墨



   
关注 “百荷书房”,阅读全本小说和作者文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