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孩子高空抛物引发家庭冲突,我如何从《亲密关系》中得到启发

 白格Bethany 2020-10-28

天降洗发液婴儿头部被砸变形,警方排查目前无人承认

511日,深圳一小区高空掉下两瓶洗发液中一名6个月宝宝的头部。家长说,当晚在小区散步,宝宝空中掉落的两瓶装满的洗发液砸中,头都变形了,目前仍在医院治疗;警方也上门进行了排查,但目前无人承认。

高空抛物引发的问题屡禁不止,惨痛频频发生,甚至连我自己也难以避免。

一、矛盾出现,剪刀从窗边滑落

我与孩子在房间里玩耍,一不留神孩子将她的儿童剪刀飞出了窗外。近来烦闷,因这事和先生吵了起来,双方怒不可遏,足足冷战了三天。

孩子想将床铺当成游泳池,她在收拾床铺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将剪刀扔出窗外。孩子意识到做了错事,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孩子他爸在书桌前看书,一转身发现剪刀被扔出窗外,孩子她爸说看到小孩故意把剪刀扔出窗外,将这件事定性为【恶性事故】,顺带说我没有把孩子看好。

在这件事上我是有疏忽的,但因为面对爱人的指责和误解心理产生强烈不满。

在平时的教育中,孩子即使将棉花往窗外扔都不被允许,更遑论其他物品。

我因为白天上班,晚上要带孩子,有些疲惫,坐在窗边的我没有戴眼镜,后来才意识到剪刀从窗沿落下去了。

事后,我有些后怕,安抚完孩子带着她下去看看剪刀扔下的这个角度有没有砸伤人,如果能寻回剪刀,也就能排除砸伤人或物的可能性。走到楼底下看到是车库入口旁的一片草坪,由于天黑只能粗略地判断了位置。第二天早上再下去的时候在草坪里转了两圈,没有找到剪刀。但草坪里我还看到了:乒乓球拍、早教机、好几团棉花...可想而知,这些都是熊孩子的“杰作”。

我松了一口气对孩子说:幸好下面是草坪,妈妈也没看到剪刀,下次可要注意,如果把人砸伤可就太危险了。

同时深刻反省了一下自己:为什么孩子在床上剪纸张的时候我没有及时阻止,剪完了剪刀还放在床上我也没有收拾,当时我坐在窗户边上,明知道知道孩子收拾床铺,却没有将窗户关好,导致这起事件的发生,起因还是我这个监护人的看管不力

承认自己有错”能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一点,同时也是沟通中的转折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罪恶感似乎与所有潜意识的痛苦都有关联。如果我不愿意认错,就是否认自己的罪恶感,也就是否认痛苦,我会继续认为我的痛苦是伴侣的错,因而怪罪、排斥她。

在孩子的事情上我强调实事求是:【事情属于突发,非故意,且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同时小孩也受到了惊吓,再一味的指责只会让孩子以后不敢承担责任,且胆小怕事,于是将重点放在安抚孩子的情绪上,没有对孩子多加指责,在孩子惶恐不安的情况下安慰她:下次拿东西要轻拿轻放,切忌不可乱扔,需要多加注意。

我将这起事故定性为:【非故意行为】,孩子可以得到谅解,同时也清楚的认识到,不会有下一次,不能将东西扔向窗边,原则问题要从行为上杜绝。

二、问题升级,能带三岁的小孩进厨房吗?

厨房煮东西,很多人不理解,小孩子那么小,她能进厨房吗?不怕出危险吗?

孩子喜欢吃蛋炒饭,于是我允许她可以搬着凳子进厨房在旁边帮忙打蛋。

孩子出现好奇心的时候,在安全的前提下:有人看管,并且灶台开的小火。我让她帮忙把打完的鸡蛋液轻缓地倒入锅中,这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油污喷溅,我可以确保这些是安全的。蛋差不多熟了,我抱着她在锅前,跟她解释原理:为什么炒出来的饭是烫的,为什么要开小火,为什么锅会烫......不至于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但这与孩子她爸的观念产生冲突,厨房有刀有火,那么危险,小孩怎么能进厨房呢?于是便产生了争执,其实小孩手指有被锅沿烫过一个小泡,我放到水龙头底下拿凉水给她冲一冲,第二天就好了。我相信她下次会做的更好。

如果等到七八岁再进厨房,一开始的好奇心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读书亦然,到孩子上了一年级再培养想起读书兴趣可就难了。

孩子也是个体,还尚未意识到危险性,很多事情需要抚养者多加引导,在抚养的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将后果过分修饰。大人们总是喜欢用固有的经验居高临下去指导孩子,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也需要安全感,这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孩子有了想法和兴趣,首先要相信她能做到,培养孩子的信心。其次是慢慢引导孩子,如何做好这件事,同时告诉她哪方面有危险,注意规避。

人类有一个倾向,就是对事情的反应往往过于急躁,所以人们很难了解其实所有的状况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妻子忘了去拿你的干洗衣物,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不是做对,也不是做错。你的男友花太多时间在朋友身上,并不代表什么。状况本身并没有好坏,好坏是由你来决定的。状况是不是等于问题,要看你怎么去诠释它。

感悟:婚姻也是两个人过去的结合,生活中对小摩擦的处理方式的不同源自于过往的经验。我老公小时候被严格管教,打骂是常有的事。于是他的观点也同样是小孩需要【被管教】。我小时候比较自由,爸妈不怎么管我,印象里也没怎么被打过,我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在寻找自己的童年,同时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

在教育这一块无法得到孩子她爸的认同,两个人相爱的基础,言语上的争执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在这过程中我冷静下来,试着用潜移默化的行动来影响对方。

三、问题如何解决?

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我们看事情的角度,只不过是千百种角度的其中一种,而且没有哪个角度是完全正确的。争执中的双方各自的观点,跟问题的中心都是有段距离的。

那么这两件事问题的中心是什么呢?

问题的中心是各自成长的环境不同,形成的观念不同,对每一件事下意识的反应和大脑中产生的情感也不同。

在童年时候的我们:

² 小时候我们会把没治愈的创伤埋在心底,以免感到痛苦。

² 我们把痛苦丢进地下室——也就是潜意识里。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于当初对自己造成创伤的人、事、时、地,以及原因,往往存有错误的记忆。

² 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

在对待孩子问题的处理上,关乎两个人的原生家庭以及童年生活。

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有千百种,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孩子她爸从成年人的角度,他考虑事情的后果,出发点不同,于是有了不一样的处理方法。

事实上,每个问题的本身,都包含着自行解决的机制。只要问题所唤醒的感觉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问题就会神奇地转化为一份礼物、人生经验,或一个让生命更丰富的机会。

两人的意见不合,我没有得到先生的体谅,也没有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我们互相怄气了三天。这过程心理很是煎熬,期间看到书里的一句话:

只有放下自己的立场,接近对方,诚心希望好好沟通,我才能得到快乐。

于是豁然开朗,生活中不是每件事都能令人满意,也不是一份能考满分的卷子,生活的目的首先是自己心情的愉悦。于是主动向老公示弱,我不该将自己育儿的观点强加在他的身上,剪刀从窗边落下我也有责任。同时我也认识到,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急不来的,谁也无法为谁改变些什么,冷静下来,后面再慢慢探讨,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爱意能让我们克制冲动,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我们心中的不快,不致说出责怪或指责的话,而用理解、体谅的话来取代。

我意识到首先是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其次才能把孩子的心理照顾妥善。吵架痛苦的来源是双方互相指责,在大脑愤怒的情况下说出一些伤人的话,但话一说出口便无法收回,会像一根无形的针扎在心口上。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克制自己一时的冲动,心存爱意,不轻易伤害他人。

于是心境到了另一个程度:

我会发现只要把全副心思放在比痛苦更高层级的伟大事物上,我就有能力超脱身体和心灵的痛苦,同时也让自己充分感受痛苦的存在。选择爱、真理或灵魂之光,并决意去追寻它们,就能让生命的恩典帮助我提升并且超脱痛苦,达到一个平静而且超然的境地。

终其一生,我们追寻的是灵魂深处的自由与平静。

痛苦是无法避免的,面对痛苦或许很残忍,但一味的逃避只会带来更多痛苦。

我们想拥有健康、没有伤害的亲密关系,在遇到状况时,不妨转变观念:直面痛苦,拷问内心深处,试着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跳出当前的角度全方位客观理性地看待冲突,认识到每个人对看到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宽容对待、求同存异,表达自我,从而转化为正面、积极的能量,达到心灵上的愉悦,家庭婚姻关系的融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