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曝光:人脸识别太不靠谱,你的脸可能不值1分钱!

 胡华成 2020-10-28

你有多久没有使用过现金了?

对于我来说,要不是过年需要发红包,我已经至少3年没有使用过现金了。

移动支付的到来的确方便了你我的生活,就连很多老外来了中国都会对此大加赞赏,因为他们可能还在使用信用卡支付。

疯狂的技术人员并不满足于扫码支付这么简单的消费场景,因为万一你忘了带手机该怎么办呢?

别怕,我们带了脸,只要绑定了人脸支付功能,我们就可以在很多机器上实现人脸支付。这确实要更加先进了一步,在发展节奏上领先了西方国家两个阶段。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是真的领先了西方国家吗?非也,因为我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做的并不如一些西方国家,以至于我们对于自己的隐私泄露已经见怪不怪。

就在近日,央视又盯上了人脸识别支付功能,因为它存在较大的支付安全问题。

1

你的脸不值1分钱?

人脸识别在国内到底有多普遍?

在我们坐火车的时候,刷脸就可以进站;在我们进小区的时候,刷脸就可以进去;在我们坐汽车的时候,依然刷脸就可进站;在我们打开手机时,刷脸就可以解锁;在我们上班时,刷脸就可以完成签到;甚至在我们买东西时,都不用带现金,也不用带手机,依然可以刷脸完成支付。

只是这刷脸的背后藏着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刷脸,我们的人脸信息就会被录入到不同的系统之中。

假如说我们在以上的场景中均录入过人脸识别信息,那么我们至少已经被5个独立的系统共同拥有了。一旦有一个系统中的人拿着你的信息去做另外一个系统的事,那么也是有可能的。

据专家表示,目前最简单的人脸识别是只需要采集人脸上的6-8个特点就可以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应用即使人们戴着口罩也可以完成验证,有时候甚至出现错误的人脸信息解锁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技术人员又推出了复杂的人脸识别,它可以采集人脸上百个特征点,准确度也就会更高。

不过犯罪分子的技术也在相应提高,他们会利用“AI换脸”技术将网上买来的照片进行预处理,随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处理,最终通过人脸识别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据央视在某电商平台探寻得知,想要获取1000个人的人脸照片只需要2元钱,平均每张人脸照片只需要2厘钱,连最小的一分钱的单位都没有达到。

还有技术人员通过当前的3D打印技术打印的假的头像骗过人脸识别机器的,在灯光、温度合适的情况下,3D打印的人脸识别成功率高达30%。这就有点可怕了,因为他们只需要将你的照片打印成3D模型就可以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2

人脸识别是不是不应该发展?

就在我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脸识别问题时,人脸识别是不是应该放弃研究?虽然人脸识别让人们更方便了,但是也让人们的财产安全以及信息安全受到了极大地挑战。

这个在我个人看来,人脸识别技术还是要发展的。因为人脸识别带来的便利不可忽视,尤其是人脸识别在安保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只要天王张学友一开演唱会,就很有可能有犯罪分子被抓。截止目前,警方已经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张学友演唱会上抓到7名逃犯。

另外,北大学习吴谢宇弑母案惊动全国,而警方在重庆江北机场抓到吴谢宇的工具也是人脸识别技术。

任何一项科技的进步必定会引发人们对于安全的隐忧。就好比汽车的出现取代马车一样,汽车的速度要远远超过马车的,因此安全性相对来说较差,只要在高速上出事,很有可能车毁人亡。而如今,汽车还是战胜了马车,成为了人们的日常交通工具。

同样,电商的出现一开始也并不是完美的,有的买家买了货不付钱,有的卖家卖了劣质产品,诈骗案件也时有发生,正是国人对于这个行业的宽容,最终造就了多家超级巨无霸的企业。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提倡大家放松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而是建议我们要区别对待人脸识别这项技术。

在政府方面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维持治安的,公民可以相对放低一点要求,但是换来的是更加安宁的社会;在移动支付环节,涉及到了成千上万的个人财产安全领域,无论多么小心都不为过,因为我们不知道这笔钱对于拥有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创业者来说,我们可以充分从人脸识别的发展中了解到国家对于新技术发展的宽容思想,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发展出更加伟大的企业。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更大大胆的去做出创新性产品,因为当下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