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篇

 为你开心jzltkk 2020-10-28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篇

一、学习小组制度

1. 小组成员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上课前准备好教科书、导学案、双色笔等学习用具。

3. 上课立即进入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自学时,仔细阅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生成疑点。讨论时,提出问题,虚心听讲,发表看法,认真记录,帮助他人,充实自己。展示时,行动快速,语言简洁,书写规范,落落大方,精神饱满。

4. 课后,重新阅读教科书,补充整理导学案,按时完成作业。自觉阅读课外书籍,扩展深化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学习小组”课外活动。

二、小组(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分工

(一)组长职责

1.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口号,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做好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全权负责小组工作。

2.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有序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作操作、合作探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小组长要带好,协助任课教师对本小组成员进行有效评价。

(二)副组长职责

1.协调组长进行组内管理工作。

2.负责小组的纪律,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定期或随时抽查小组同伴的学习情况 ,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组织组内帮扶辅导,互帮互助,收取学校布置的材料。

(三)记录员要求

1.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记录小组成员加减分情况,并汇报班级负责人。

(四)汇报员要求

1.积极配合组长及副组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汇总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并在全班进行汇报。

(五)学科组长要求

1.负责作业的收交、发放、检查,并将小组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代表。

2.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读背课文与公式、督促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六)卫生组长要求

1.负责安排监督本组的值日,个人卫生及小组的环境保持。对不认真的同学要及时进行提醒、督促。

2.检查桌椅摆放情况。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自学(基础)——帮学和对学(前提)——群学(合作)——交流展示——知识与方法归纳

(一)自学(基础)

1.自学的流程:根据教师预习单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提出质疑和问题。

2.自学要求:预习有深度,能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及时、自主的完成预习导读问题和练习、准确率高。

(二)帮学(互助)

1.帮学的流程:明确帮扶对象,A帮B, B帮C, C帮D——提出问题——互帮互助—质疑问题留合作交流。

2.帮学要求:带头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交朋友,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成绩好的同学要有耐心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三)对学(提高)的流程和要求

分享(AA、BB、CC、DD把自学所得,互相说一说)—(2)求教(对不懂的问题,对子之间互相问一问、议一议)—(3) 整理或标疑惑(议出结果的要整理到学案上,议而不决的问题 标注出来,群学解决)(4)对学的规则:自控、小声、会倾听、善表达。

(四)群学(合作)

1.群学的流程:合学(对共性的问题借助全体讨论解决)--交流展示——质疑(思考新的解法、提出新的问题)--研学(总结方法与知识)。

2.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策略1234567策略 :“1”是“起立” ——“2”是“聚首” ——“3”是“开口” (组长负责)—— “4”是“讨论” ——“5”是“展示” ——“6”是 “质疑” ——“7”是 “评价”。

3.群学要求

(1)任务合理分配。谁是主展示人,谁补充,谁总结。谁在黑板前板书等工作,合理分配,确保人人有事做。

(2)精确的把握学习时间,讨论与本课程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题,必要时要阻止小组成员的不规范的动作和语言。

(3)小组长要自信心足,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起带头作用。

(4)小组长在课在让同学板演、回答提问、交流发言方面,小组长一定作好调控,要有针对性,不要只让优生参与。

(五)学生交流展示要求

(一)组内展示(小展示)要求

(1)自学的基础上,确保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

(2)通过小组展示,了解学生的预习结果, 又可以成为班级展示的预演和彩排。

(3)促成了小组学习的深度合作,提升学习自信和展示自信。

(二)后班(大展示)要求

(1)分区分层展示 ,根据实情临时形成组外组,分区展示。

(2)班级展示要树立三个意识: 媒体资源意识,参与率最大化意识,多样化意识。

(3)“展讲”过程要注意三点:话语结构:破冰语(请同学们听我展示)、陈述语(语言表述清楚)、结束语(我的展示完毕,请同学们质疑);遵循展讲“三度”原则: 时间度、言简度、适切度;注意展讲礼仪规范: 做到抬头挺胸、声音洪亮(与教师同度)、个性张扬、落落大方、 真实自然,眼睛亦聚焦亦巡视, 身体平面与黑板平面之间最好形 成30°与45°夹角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