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新技术的投资机会

 新用户84784301 2020-10-28

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新技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持续不断的投资机会。

作为投资者,我们主要目的是赚钱,因此我们更需要聚焦商业价值,任何技术不管多牛,如果只停留在实验室,不能产业化,不能产生收入和利润,我觉得都不是好的投资选择。

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就是技术不断转化为可销售产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技术不断成熟,并在各行各业、各类场景中不断得到应用。由于应用该技术的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其商业价值不断涌现。因此,要判断某项新技术的投资价值,可以通过观察此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来进行

当然,由于新技术具有极大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很多人根本无法感知和理解,因此观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通过长期思考和实践,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并且可以量化的方法:通过渗透率来判断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由于渗透率是量化指标,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需要强调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渗透率是指:采用某新技术的产品在最终用户中的市场占有率,这里说的是产品而非技术,产品的最终用户有个人(ToC产品)和企业/机构(ToB产品)两大类,这两类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下面以ToC类产品为例:

1)渗透率≤5%时:技术不成熟,只是少数人愿意购买,基本属于烧钱阶段。例如:VR、手术机器人、氢能源、基因治疗、自动驾驶等等。资本市场基本处于炒概念阶段,由于是新技术,往往会被媒体热捧或者夸大,投资界很容易高估新技术的前景和商业价值。当人们发现美好的构想离现实还比较遥远的时候,已经吹起的资本泡沫就会破灭,因此投资者一定要远离这个阶段

2)渗透率在5%-70%时:技术趋于稳定,需求爆发,是最好的赚钱阶段,公司可以同时享受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提升,此时是最好的投资阶段。例如:无线充电、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电动车、扫地机器人、医美等等。

3)渗透率≥70%时:技术十分成熟,需求增速缓慢或者停滞,企业赚钱不易,但是此阶段很容易出现行业集中,大部分的市场基本被Top3的玩家霸占。例如:空调。此时可以投资头部企业,但由于已基本缺失成长性,买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估值,不能买高了。

ToC类产品的渗透率数据一般可以通过专业研究机构或者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中获取,但ToB产品开获取渗透率数据很少,需要投资者自行采集数据、调研和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