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40)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原著连载(40)

  第五章 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还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原因之三,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无神论的倾向,在信仰观上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一直在追问并力求回答的基本问题。主张天人合一,则是中国哲学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中国社会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出上古时代人们对天体和天象的崇拜观念;中国原始部落中,普遍流行自己的祖先在天上时刻保佑、监视着自己的观念。上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观念,造就了中国人“敬天法祖”的基本信仰,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渊源。“天”在中国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夏代和商代流行的是“天命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类的一切吉凶祸福都是天的意志决定的。西周时期,人们对“天”的信仰开始发生变化。周公为了论证周朝取代商朝的合法性,提出了“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的观点,认为“天命”是时常变化的,天保佑不保佑你坐天下,要看你是否有德。周朝之所以取代商朝,是因为周文王、周武王有德,商纣王无德。这种观点强调统治者的命运主要靠德行来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天”的作用,看到了人的力量。春秋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大动乱的发生,人们开始摆脱宗教巫术的思维方式,自然哲学思潮开始兴起,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变化。郑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子产提出的“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的观点,就是中华文化由迷信鬼神向轻鬼神、重人事转变的有力佐证。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周公的德治思想,他对子产也极为赞扬,进而对鬼神采取了怀疑的态度。他的学生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当学生问他鬼神之事时,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在《论语》中,有关“天”、“命”以及“天命”的言论,共有26次,从中可以看到,虽然孔子也曾受到天命论的影响,但是,他基本上是把“天”看做一个有生命的、创生万物的大自然。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易传》发挥孔子的思想,指出“生生之谓易”就是天的运行规律,也就是“天道”。孔子认为:“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这是把天看做一切生命之源的敬天观念。《易传》进一步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认为天地最崇高的品德是创造生命,“天德”乃是一切价值之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人既然是天地所生,就有责任继承天创生万物、爱惜生命的美德,承担起天赋予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要“知天命”(《论语·为政》)、“畏天命”(《论语·季氏》),敬畏天的神圣性,敬畏并感恩天创生万物的伟大精神。这固然反映了远古先民朴素的宗教情怀,但是,与各类宗教对上帝等人格神的盲目崇拜是不同的。第一,宗教的教主是彼岸世界的神,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后世虽然把孔子封为“圣人”,但是,孔子幼年贫苦,青年立志学习,终于成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并以仁爱之道教化民众,历经磨难周游列国,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刚毅精神,推行礼乐仁和的政治理想。这是活生生的历史事实,是他成为“圣人”的道路,也一直是儒学传承中的主流。二,宗教是对神秘世界的崇拜儒学是对人类未来的追求。宋朝人张载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叫“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第三,基督教、佛教人生的希望寄托于来我国本土的道教把希望寄托于长生,追求成仙,主张“出世”,而儒学强调把握今生的意义儒家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人生“三不朽”,就是认为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第四,宗教是由上帝和鬼神来支配人类的命运,而儒学更注重以理性的思考来观察和认识事物,更强调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有人从《论语》中关于“天”的一些说法,推断出儒家的“天”就是一神教的“上帝”,这实在是一种误读。

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之一荀子所著的《天论》,是儒家典籍中对“天”这个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文章。其一,荀子肯定了“天”的客观存在。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是说,天地万物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既不会因为有尧这样的圣王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桀这样的暴君而消亡。在荀子看来,天就是大自然,它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一观点,与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论是根本对立的。其二,荀子提出人要顺应自然,学会运用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他说:人对于天而言,“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就是说,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采取正确的治理措施,就会获得成功;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而采取错误的治理措施,就要招致祸害。他举例说:加强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顺应天时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受损;学会运用自然规律而又不心存二意,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遭祸。与此相反,农业生产荒废而又开支浪费,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富裕;生活资料不足而又不勤于生产活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保全;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明辨了自然界的规律和人应采取的行动,就可以称得上圣人了。其三,荀子用大量事实批驳了所谓天的意志决定人间治乱、吉凶、祸福的观点。他说:社会的太平和动乱,是天的意志决定的。因为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和历法现象,是夏禹和夏桀同样具有的自然条件,夏禹凭借这条件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夏桀却把国家搞乱了流星坠落,树木爆裂作响,这是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事物较少出现的现象。对它感到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就不对了。日发生,刮风下雨不合时节,怪星偶然出现,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君主英明、政局安定,就是这些现象同时发生,也没有危害。君主昏庸、政治暴虐,即使这些象一样也不出现,也没有好处。其四,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这就是说,与其崇天而思慕它,哪把天当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它?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控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与其盼望天时等待,哪如顺应天时而役使它?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施展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变化?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自己使用的物,哪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 综上所述,《天论》所说的“天”,就是指日月运行、四季交替之类的纯自然现象,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一神教所说的毫无共同之处。这是儒家无神论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儒家的先哲们主张推行教化。怎样推行呢?他们巧妙地利用了中国民间广泛流行、影响深远的多神教传统。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论语·雍也》)孔子怀疑鬼神的存在,他的态度是存而不论,敬而远之。他一生始终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切身利益问题。他既然关注人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又注重丧祭之礼呢?他的学生曾参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就是丧礼,“追远”就是祭礼,儒家重视丧祭之礼,是为了“民德归厚”发扬孔子所倡导的孝道和仁爱精神。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智慧,在《周易》中被概括为“神道设教”。《象辞上卦·观卦》说:“观天之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也。”意思是说:圣人观察四时的运转,春夏秋冬秩序井然,就像有神灵主宰一样。于是设立鬼神祭祀,利用民众信仰鬼神的心理来推行教化。“君子”虽然祭天祭祖,但并不是真的祈求天神或祖先保佑,而是为了利用传统宗教的力量来让人民接受儒家的伦理和行为规范。用《荀子·天论》里的话来说,就是:“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有学者指出:这是一种宗教和无神论的巧妙结合,它有效地化解了无神论的文化核心与民间神灵崇拜的矛盾,因此一直受到中国历代统治者和学者的推崇,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文化“表面多神,内核无神”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无神论。儒学的无神论倾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立足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