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赏析》内省不疚:孔子的人生态度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内省不疚:孔子的人生态度

孔子在回答为什么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做君子时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这就是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的根本原因,是审视自己感到没有愧疚。俗话说,“为人不作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孔子在这里所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一种人生修养的境界。做人问心无愧,心地就会坦然,心胸就会豁达,心境就会清净、祥和,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这就是孔子的人生态度。

人生在哪些方面容易被忧愁、恐惧、诱惑所困扰呢?


首先是在处理己与人的关系上,如果总是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就不可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不可能摆正自己与社会的位置,其结果只能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孔子告诉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他多次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就是说君子对人对事,总是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多要求自己,多充实和提高自己,立足于自立、自强、自尊。只怕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这些做人的道理,被后人概括为“反求诸己”、“反躬自省”、“反躬自问”等成语,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张海迪人称当代的“保尔”,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总是埋怨,老天为什么对我不公?为什么把这样的命运降临到我身上?也有人埋怨自己的父母。但是张海迪不是这样,她在残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没有沮丧,没有沉沦,而是抱定了一个信念,我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的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她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张海迪成为青年的楷模,成为道德的力量。她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抱定“不怨天,不尤人”的态度,要敢于面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社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又适应社会需求的路子来。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其次是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如果见利忘义,就难免陷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泥潭。孔子强调要“见利思义”(《论语·》)、“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在看到可得之利时,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合乎道义,自己该不该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句话被有些人误读为“君子讲的是义,小人讲的是利”,这是不对的。这个“喻”字,指的是通晓、明了。孔子强调的是,一事当前,君子所明了、考虑和顾及的是义;小人所斤斤计较的是利。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认为,利益和富贵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他并不反对人们谋取正当的利益和富贵,他所反对的是那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对于利益和富贵,他主张“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取之有道。对于不合道义而来的富贵,孔子把它比作天上的浮云,不屑一顾。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第三是在处理苦与乐的关系上,如果吃不得苦,就难免被困难所吓倒,成为经不起风浪、抗不住压力的懦夫。《论语》记载有两件事,一件是孔子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说,虽然吃粗粮,喝凉水,把胳膊弯起来当枕头睡觉,但是乐在其中。另一件是孔子称赞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颜渊的生活,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苦和忧愁,颜渊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这两件事,充分反映了孔、颜师徒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在学习和追求道德理想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它告诉人们,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才能建立起一种高尚的、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与快乐。孔子告诉人们:“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以遵循礼乐的调节、称道别人的好处、多交贤良的朋友而得到的快乐,是对自己有益的快乐;以骄纵放肆、闲游闲逛、吃喝无度而得到的快乐,是对自己有损的快乐。世人切不可只顾贪图快乐,而不辨其损益。


孔子强调,“内省”要有一个尺度,就是恪守“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谓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就是把“中庸”看作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中庸”的内在尺度是“仁”,外在标准是“礼”。他主张人们要“克己复礼”,只有“克己复礼”,才能达到“仁”的境界(《论语·颜渊》)。一个人,只有达到了“仁”与“礼”的统一,才能进入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境界,实现身心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这对于我们今天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严格依法办事,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