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探讨》儒家天人之学为人类解决生态生存危机贡献了哪些智慧?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儒家天人之学为人类解决生态生存危机贡献了哪些智慧?

贾陆英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

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但是,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由于不择手段地对大自然进行过度索取,造成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了,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其基本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人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孔子是儒家天人之学的开创者,他把天看成是创生万物的大自然,人对于天应抱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周易》关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思想,进一步强调了天与人的统一性。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对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先秦时期,荀子又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观点,强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区别。认为天的运行有其客观规律,人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既要顺应自然,也不能盲目顺从自然,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北宋学者张载的《正蒙·乾称》,第一次提出了“天人合一”概念,他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他认为“气”为世界的本源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西铭的命题,意思是说,民为同胞,物为同类。后人用"民胞物与"来概括他的伦理思想。

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具有相通相合之处。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体的天人之学。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重视和支持。

那么,以儒学为主体的天人之学,为人类解决生态和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贡献了哪些智慧呢?

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看做一个整体,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有序运转,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华文化中的“天”,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指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其二,指具有道德属性的“天理”;其三,指生成万物的大自然。孔子所说的“天”,主要是具有道德属性的义理之天和生成万物的自然之天。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认为上天赋予人最大的德性就是仁德。他强调“知天命”(《论语·为政》),主张通过人的学习和道德实践,提升主体意识的自觉性,承担起天赋于人的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的神圣使命。孔子还明确肯定“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又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是他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和境界。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把天与人在“诚”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北宋张载继承孟子的思想,强调“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天人合一”的概念。《郭店楚简》记载了当时的人们对《周易》的认识,“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认为《周易》研究的,就是天道(自然界的规律)和人道(人类社会的秩序)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道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当代人类的有益启示之一,就是把人与万物都看做自然界的产物,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这与柏拉图创立的“主、客二分”的西方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

二是天人同体的和谐观。承认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衍的平等权利,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善待大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有序运行,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念。儒家的天人之学与此息息相通,认为天(大自然)最大的德性就是创生万物。《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传》)“生”,指事物的不断变化和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天地以“生”为根本之道,“生生”就是天地创造生命、化育万物的仁德和善行。人道与天道会通,也必然以仁为最高的品行。儒家所主张的“仁”,是以亲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圆点,推己及人,向外延伸到对天下广大民众的爱(泛爱众),再扩展到对所有生物的爱。宋代哲学家们把这种博大的仁爱思想概括为“民胞物与”、“万物同体”。张载认为,天下之人都是我的同胞,天下之物都是我的伴侣。程颐也认为,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这种包含有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观念,不是把自然界看做与人相对立的机械物理世界,而是把自然界中的万物都看做与人一样的生命体,强调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得到保护。从天人同体的生态伦理观念出发,儒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认为,天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教化”的大自然。孔子之教,就是要“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礼记·中庸》),对上要遵从天时变化,对下要与水土协调。

三是天人之分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是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主张。但这一思想注重了天人之间的同一性,却忽视了天人之间的差异性。荀子提出的“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的思想,指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是有区别的,人类既要适应自然,又要利用自然,从而弥补了这一不足。荀子认为,自然界的运行“不为而成,不求而得”(《荀子·天论》),既没有意志,又没有目的,这就是它的“天职”。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天职”是依照它自己的规律运行,在运行中生成万物则是它的“天功”。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因此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荀子不同意那种消极地顺从自然的观点,他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第一次提出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索取和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态度,都是要不得的。

当工业文明兴起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由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错失良机,最终成为工业文明的迟到者。当今时代,当生态文明的历史序幕已经拉开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再次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的精神继承儒家“天人之学”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人类文明共同体,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我们相信,儒家“天人之学”的智慧,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壮丽事业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人类光明的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