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写的字不一定都是好书法,例如:

 阿灿随笔 2020-10-29

可能在大多数人头脑中,认为古代留下的墨迹都是书法很好的墨宝,以为古代人每天用毛笔写字,写得最差的也比我们今天人写得好。书法学中有个专业术语叫“法书”,有时也称作“法帖”,就是指那些学习书法时可以作为楷模或范本的作品。

古代人留下的墨迹都能称得上法书吗?古人留下的墨迹都比今天人写得好吗?

虽然凡事都不能说得太绝对,但是古人留下的很多墨迹真有不怎样的。我们先看一些图片。

以上这些作品都是从甘肃敦煌的藏经洞中出来的,时代最晚也要到宋代了,这些字从书法角度来说,我们今天人系统学上几个月毛笔字就可以写得比这个好了。

而且这些作品在章法形式上也完全谈不上什么美感,绝对称不上什么法书墨宝。这类文献在敦煌遗书中数量很多,它们到底是什么呢?

掌上文化网
#俗语 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掌上文化网
视频号

以前我们曾介绍过,在出土文献(包括敦煌遗书)中有一部分材料上,文字重复书写或随意杂写,还有一些是转抄文献,但目的主要是为了练字,学界一般把有这类特点的文献称为习字文献或习字杂抄。

上举的几张图就是敦煌遗书中的习字文献,看看像不像小学生的练字作业?

习字杂抄在出土的汉简和敦煌遗书中很多。汉简中的习字有很大一部分是字书内容,其中以《仓颉篇》和《急就篇》居多,比如下图是居延汉简中的《仓颉篇》,懂书法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是初级书写水平。

还有一些习字汉简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些是用篆书写的,有些是用隶书写的。但书写水平都比较低。

与汉简相比,敦煌藏经洞中的习字杂写,数量多,内容也相对复杂。敦煌遗书中单纯习字练习的文献就有上百号,这类文献一般在文献命名中就可体现习字性质,可以通过查目录很快就能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