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在长春待过两年

 谭老师讲地理 2020-10-29

以前只是听说东北很冷。来到长春之后,感触却变了。

东北这几年的暖冬现象很明显。当然比起关内,零下20度的气温很是让人受不了。但是,在东北,冬天并没有那么难过。这里的供暖系统很是完善。10月下旬就开始供暖了,直到来年的4月初。况且,房屋建筑很是耐寒。墙体很厚,玻璃是双层的,封闭性很好,防止冷暖空气对流。门都是两层,第一层一般都是朝外开。

长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东高西低,居北纬43 °05’~45 °15’;东经124 °18’~127 °02’。是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小,地耐力高。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长春之所以有“北国春城”的美誉,是因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2-3度,夏季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3-5度。无论从哈尔滨南下还是从沈阳北上都会感觉到气温的细微变化,冬日无干冷,夏日无酷热是长春最大的气候特点,所以长春是名副其实的“春城”。

长春的马路很宽。大路的交叉口有很多广场。整个人民大街几乎见证了整个长春的发展史。小日本还把长春定为伪满洲国的国都。今天的伪满皇宫博物馆,旧八大部都或多或少的显示着当年一段屈辱的历史。长春规划的很是整齐。几条大街和大路把长春分割的规规矩矩。绿化水平也在提高,丁香、稠李、云冷杉、油松、落叶松、柳、白桦、糖槭、连翘很多,冬季树挂、雾凇形成时分外妖娆。只是长春的司机开车太猛,尤其是公交车司机,出了很多事故,也许是因为道路太宽了。 

东北师大本部校区位于人民大街和自由大路的交叉口,动植物公园对面,人民大街5268号。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师素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整个校园的植物有200多种,夏日的校园,绿草如茵,杨柳依依;冬日的校园,瑞雪飘飞,银妆素裹。“尊重的教育”理念,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

顺便说一下,长春莲花山滑雪真的很便宜。来回门票加车费才80元。如果在滑雪场请教练就贵了。滑雪很好学。要要注意防寒,防晒就是了,滑雪时最好戴个墨镜,以免出现雪盲。

很快就要离开长春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回来。呵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