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形对农业聚落交通的影响

 谭老师讲地理 2020-10-29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如下表所示: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农业类型

林业

林业

牧业

种植业

种植业

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方,农业发展的规模将会受到制约,如我国的西南地区。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北京、上海

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

热带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成都、北方的村落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

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

南方的村落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影响

原则

原因

线路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受灾害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线网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影响

原则

原因

点的区位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

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