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啥时候和孩子分床睡?先看他是否具备这2点,占一个就可以开始了

 齐姐育儿 2020-10-29

老一辈们总认为孩子大了和家长不分床睡也没有关系,毕竟他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现如今的孩子除了本身的生长速度就比较快外,他们还会通过手机、平板接收来自互联网杂七杂八的信息,这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心理的成熟速度要快很多。

  • 因此,很多专家都建议男孩子在三岁后就需要和父母分床睡了,因为三岁左右的孩子对性别开始有了意识。



如果男孩子迟迟不和大人分床睡,那么长大之后就很容易产生“恋母情结”,未来很有可能变成很多女生不待见的“妈宝男”,甚至性格上会更偏向女性

反之对女孩子的影响较弱,但是也需要在3到5岁这个阶段实现分床,尽早的让孩子有性别意识她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之前就有一位妈妈讲到她的孩子已经七岁了,晚上睡觉还是黏在爸爸妈妈的大床上,不愿意去他的小床睡。

事实上家长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计划让他分床睡,结果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变化,家里人为此感到头痛。

这其实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事情,虽然家长们都知道,当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就需要锻炼他接受并且习惯分房睡了,这样不仅让家长能够好好休息,提高睡眠质量,还能增强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但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速度都是不尽相同的,年龄只作为参考并不能成为标准,需要一步一步地让孩子接受分床睡。

家长可以通过这两点来判断是不是和孩子分床的最佳时机:

  • ①自己一个人会不会害怕

  • ②孩子是否有了性别意识




如果孩子已经具备这两点,家长就开始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来帮助他顺利分床,比如:

1、清除多余的干扰物

拿走一切会影响孩子入睡的干扰物,比如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

其目的就是防止孩子在入睡前因为玩游戏或者看动画片而异常亢奋,导致难以入睡。

2、增加睡前的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尽量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好让他的身体产生记忆,比如每天睡觉前刷牙、洗个热水澡,然后涂抹身体乳、穿睡衣,最后听一两个小故事后准备入睡。

类似这样的事情都是孩子亲自参与,能够帮助他驱散独自入睡的孤独感,以便更好地适应分床睡的过程。


3、创造安全感

大多数的孩子不敢一个人睡觉是因为有了想象力和恐惧感,他总是幻想自己的屋子里潜伏着一只大怪物。

为了缓解孩子害怕的情绪,家长可以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放在床头,或者让他抱着玩具入睡,目的是让玩具代替爸妈的陪伴,以增强他的安全感。


4、家长要“狠下心”

在锻炼孩子分床的过程中,家长都会碰到大半夜孩子又钻进了大人的被窝,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把他送回小床,并告诉他“每个人都要睡在自己的床上”。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妥协了就意味着分床行动到此为止,因为孩子一旦“得逞”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5、适当的奖励手段

如果孩子能够做到一整夜独自在小床睡觉,第二天家长就可以以奖励的方式表扬他,他便认为“如果我能好好入睡,就能得到奖励”,于是更加积极地自己睡觉,慢慢就养成了独立入睡的好习惯。

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拒绝自己睡小床,所以分床睡一定会历经他不停的耍赖甚至崩溃,而家长也很容易产生恻隐之心。

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多点耐心,以成功实现分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