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维近期沟通记录 以前一般是三季度是旺季,今年反过来是四季度大于第三季度。3季度收入增长10%,一个...

 小楼一夜听风77 2020-10-30

以前一般是三季度是旺季,今年反过来是四季度大于第三季度。3季度收入增长10%,一个是A客户这块,天线、无线充电和EMI/EMC产品,因为A客户发布会推迟,导致和手机相关的产品收入有所下滑,但是笔电的天线产品份额是增加的。无线耳机相关的天线今年刚进去,明年会逐步开始放量。二个是非A客户,5g天线比4g高一倍,我们受益比较多,然后H客户的话受到美国制裁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OV客户的增长比较快。10月份有很多谣言,传我们无线充电订单丢失、份额被抢,这是无稽之谈,我们在互动易上已经做了回应,在无线充电产业链都做了布局,然后给A客户的手机、无线耳机都是供货的,现在也在做手表,以及一些发射端产品的规划,未来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材料都是自己开发,然后工艺良率比去年更好了,10月份A客户的无线充电模组大部分都是从公司发的,所以份额不仅没降低,还是阶段性大幅提升的。公司目标是做中国式村田,从材料技术出发,来不断开拓新产品和领域,研发投入很大。比如去年,北美在圣地亚戈建立了研究院,给公司5G毫米波天线技术积累提供了很大帮助,日本筑波那边研究院主要是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也拿到了很多专利;

新业务介绍,LCP天线、UWB技术、板对板连接器:→① 苹果LCP天线已经在大量应用,前道工序都是日本,后道工序的话来自国内,安卓系的LCP应用也在铺开。我们现在几个安卓客户已经拿到了量产订单,然后进A客户是时间问题,杭州这边已经建立了中等的产线,已经能够满足一年几千万台手机LCP天线的需求。这个产品,前端的薄膜以及FCCL是壁垒最高的,现在公司已经做到行业领先了,和日本产品对比,我们能够提高更高品质、更低成本,明年这块会开始放量;② UWB这块,小米已经有应用,去连接一些IOT的终端,三星也有用,在物联网应用较多。超宽带的技术,纳秒级的窄带来传输数据,定位精度很高,以后会有爆发式的增长。我们切入很早,不作芯片,是和上游合作然后结合射频技术来做,从天线到模组和配件,现在已经在和下游客户做推广。预计,到明年2021年会小幅放量,未来会成为增长重要贡献点;③ RAF板对板连接器,以后也可能进A客户,我们和基带进行合作,除了满足要求高频性能外,要求电磁泄露这块很高。其他产品,包括无线充电的发射端,滤波器等,都在布局;

无线充电这块,我们做的早,垂直一体化,材料这块有优势。最开始是安卓系,2017年韩厂,2018年进H,2019年进A,2020年又进入了OV客户,然后微软和谷歌这块也得到了认可,也有供货。汽车这块,大众、宝马、长安这些都是批供,然后家具相关的宜家、顾家这些都有合作。A客户这块,去年我们是30%份额,然后今年达到50%附近,今年10月份因为产品工艺良率做得好,阶段性的份额远远超过50%。在其他领域比如手表、耳机,都已经落地了。发射端这块,市场空间很大,现在已经在给客户推广,安卓系客户我们实现了批供,未来也逐步切入到A客户的供应中。这是一个千亿人民币市场,未来这块业务我们还是保持高增长;

天线产品,5G这块,Sub6G我们产品的认可度很高,4G到5g在天线量这块的是翻倍的,公开数据可以看到。无线耳机天线,今年新切入A客户和安卓系,受益于下游耳机销量的增长;再就是平板和笔电,以前是LDS天线供应,现在是整个解决方案都可以做,我们在A客户的份额也是在上升的。LCP的模组,未来也比较确定;

EMI/EMC,只要能拿到A客户的料号,基本都是100%供应,质量和工艺比较受认可,还有S、H这些客户也都在配合下一代产品的开发,明年大几个亿的增长没有压力。MIM,主要是OV,国外还有微软,A客户还没做进去;连接器,闪电头和连接器,客户上有协同,板对板从去年开始切入,现在已经大幅放量。射频滤波器,定增项目会做,等后面客户、产品更加清晰了,会做进一步的介绍。

全年维持70亿收入不变化,明年我们内部做了详细的预算,四季度开了会议,对客户都做了规划,2021年预计到100亿元以上。

二、Q&A的环节

Q1:100亿收入目标能否具体拆分?

不好具体说,但无线充电是第一大增长点,第二大是天线,第三个就是EMI和EMC器件,第四个就是连接,增长相对会缓慢一些;

Q2:滤波器这块推进的进展?还有其他的射频前端产品项目吗?

射频前端东西很多,2021年我们参股了德清华莹19.5的股份,所以在滤波器这块也建立了一个的优势,未来更多也是以滤波器作为优先去做。目前,我们和日本厂商还是差距挺大的,有30多个产品再向客户做推广,小批量的供货。现在肯定是成本控制能力一般,还是希望在定增项目产线建好之后,可能才会有一定的经济性;

Q3:利润率下滑主要是哪块业务导致?公司以前业务都是高毛利、高净利率,现在产品线铺的比较开,怎么考虑协同和盈利率的维持?

毛利率有所下降,原因很简单,大客户的新产品延后了,一般来说新产品的价格和稼动率在初期都是最好的,既然延后那肯定是拖累整体毛利。我们不是什么都做,更多是泛射频领域,然后和通信相关的,基础材料和技术有一定的相通。比如天线是毫w级的能量传输,无线充电其实是几十W级的能量传输,技术上就有协同性。我们毛利高,和我们垂直一体化有关系,以后在新产品还是延续这个策略,对于低毛利的产品我们会考虑放弃,总体上保持相对高的盈利能力问题不大的;

Q4:LCP给苹果是什么节奏?无线充电发射端的客户以及未来规划情况?

我们做LCP模组,包括也集成一些连接器这些,安卓系有三四个客户有明确的量产的订单,明年逐步落地,A客户这边我们现在也在配合一些包括手表、耳机和平板所需要的LCP产品的项目送样,反馈的情况比较满意,但什么时候落地包括手机线条,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公司很有信心,迟早的事情。无线充电发射端,市场空间很大,价值量比接收端高几倍,从苹果的magesafe产品的评价很高,安卓系我们已经批量出货了发射端产品,H客户的官网上有,A客户的项目也在开发,从明年一季度才知道项目落地的情况;

Q5:EMI\EMC这块业务增速展望?

从总的项目份额看,我们不高,前面说有的是百分之百供应,指的是单一细分产品。去年我们就不到20个亿,然后A客户总的采购估计有100多亿,所以还有空间。未来保持20~30%的增速附近,把握很大;

Q6:无线充电业务今年增速高有基数原因,但明年还作为第一增长点,是依靠什么驱动?苹果发布会我们了解接收端是其他家独供,我们切入的进度怎样?

拆分一下,首先,我们讲无线充电份额都是对新产品,老产品是维持,随着迭代未来总体的份额是增加的,苹果iphone SE我们没有,以后也会增加。其次,无线充电的接收端价值量1~3美金,无线耳机今年已经进了A,手表、平板这些还没进但是大概率能进,所以会有明确的增长;其次,magesafe是另外一家独供,我们没做,但现在我们配合了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到明年一季度会落地,我们有信心。

$信维通信(SZ300136)$ $蓝思科技(SZ300433)$ $立讯精密(SZ0024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