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ivo X30系列:用影像三级跳,跳进5G时代

 脑极体 2020-10-30

近年以来我们可以清晰地见到一种现象,在手机的一系列能力中,厂商们对于影像能力的追求几乎是永无止境的。从功能机时代的可变光圈镜头,到今天丰富的三摄、四摄、长焦、微距……最近新发布的vivo X30 Pro更是把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画面放大倍率一举提升到了60倍。相比之下,我们对于诸如音质一类功能的追求,似乎没有如此“执着”。

但纵观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影像能力的进化轨迹就能发现。“摄影”这一看似独立的功能,实际上和手机厂商的光学、工程、芯片电子、软件算法等等多种能力有关。今天从vivo X30 Pro这款产品身上,我们可以进行“逆向工程”,看看手机厂商究竟如何选择摄影能力的发展路径。

间隔十年撞技术:

手机影像能力为什么不能单点突击

说起诺基亚N73这款“上古产品”主打的“可变光圈镜头”,相信会有很多人对这个名词感到熟悉。没错,就在2018年,当时有安卓机皇之称的三星S9也应用了可变光圈镜头技术。两款相隔十年的产品应用着同样的镜头结构技术,其中还存有技术突破。这就是手机摄影发展的典型现象。

手机摄影发展,是建立在手机发展的前提之上,否则我们只需要给单反增加通信模块就好,这就使得厂商在选择自己的摄影进化路径时,要注重整体的平衡。

就像从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机时代,手机的形态越来越轻薄,这就使得留给CMOS和镜头模组的空间越来越小。尺寸更大的CMOS当然可以提升像素表现,但在缺乏强大的工程能力时,往往也会让手机变得更加厚重。而光学变焦这样原本非常成熟的技术,更是没法应用在手机的微摄像头上。

但与此同时,手机的计算能力又在不断增强。这使得手机厂商可以用一些软件算法来优化最终成像表现。例如AI后期优化色彩或是合成多张照片实现防抖。但计算性能本身又存有一定限制,如果盲目扩大CMOS尺寸,让成像文件体积变大,也会因手机存储写入性能限制,让保存图片变得很慢,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不难发现,手机摄影的发展绝非靠单点突击就能实现,而是看谁能用手上的牌打好配合。

5G旗舰的组合牌:

镜头、算法与防抖构成的60倍变焦

我们今天的主角,vivo X30系列就是这样一款组合牌式的产品。

最近发布的vivo X30系列,是vivo第三款正式商用的5G手机,搭载了vivo携手三星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采用A77架构Exynos 980双模5G AI芯片。不仅可以在SA/NSA两种网络环境下保障了5G 网络的应用,而且在4G-5G双连接状态下,理论峰值下载速率可以达到3.55Gbps。配合5G能力,vivo X30系列还采用了4350mAh的大容量电池和vivo FlashCharge的快充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续航能力。

但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起vivo X30 Pro的摄影功能,5G都不算是最大的亮点了。我们知道vivo X系列一直在影像方面有着很好的表现,在前两代产品中,vivo“死磕”逆光摄影,而这一次vivo X30 Pro则把功夫用在了镜头上。

在有专业影像旗舰之称的vivo X30 Pro背后,可以看到四款镜头。分别是6400万像素超高清主摄、3200万像素人像镜头、1300万像素潜望镜头和800万像素广角微距镜头。覆盖了日常摄影的全焦段。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首先就是潜望式长焦镜头。

这颗镜头本身是一颗5倍潜望式长焦镜头,从镜头结构本身来说,潜望式镜头创新的改变了镜片排列模式,在不增加模组厚度的前提下实现5倍变焦就已经十分难得。vivo又应用上了自研的超分算法(super-resolution),这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倍数级提升转化为高分辨率图像,并且生成新的细节,让画面自然清晰。结合超分算法,vivo X30 Pro可以将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画面放大倍率提升到60倍,等效全画幅单反的中长焦135mm焦段,要知道这一焦段的镜头几乎是摄影老法师们的必备品。可见vivo正在逐步攻入专业摄影领域。

而面对潜望式长焦摄像最常见到的“手抖问题”,vivo也应用上了创新的OIS光学防抖技术,保证成像对焦精准清晰。在发布会的现场演示中,在夜晚的暗光条件下,vivo X30 Pro甚至可以利用长焦镜头清晰的拍摄到100米以外的物品。这样惊人的望远镜效果,就是来自镜头结构、超分算法和光学防抖三种技术共同作用而成。打出组合牌,才让vivo X30 Pro以超远摄能力屹立于行业之巅。

除了长焦镜头外,vivo X30 Pro的人像镜头也有着很大的提升。

熟悉人像摄影的都知道,定焦镜头通常会有更大的进光量,因此在人像摄影时可以实现大光圈虚化、高速快门等表现。尤其50mm的定焦镜头,畸变程度最低、也最符合人眼效果。但这是应用于单反产品的逻辑,现在一些手机厂商在镜头序列中加入定焦镜头却无法提升进光量,本质上是毫无意义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vivo花了八个月时间研发了一款定制50mm定焦镜头,这款镜头有着F2.0光圈和6P镜片的旗舰级配置,还搭载了1/2.8英寸、3200万像素的三星GD1传感器。通过大面积感光元件和大光圈的组合,相比业内普通的两倍变焦头进光量增大50%以上,符合了业界对于定焦镜头的真正期望。不仅能够拍出更加专业的人像,也因此解决了其他同焦距镜头在弱光环境下关闭的问题。通过更强大的进光能力,让vivo X30 Pro在弱光环境下能够实现更好的降噪和色彩还原表现。

尤其当我们用手机捕捉人像时,很多时候注重的是动态情况下的抓拍或是视频跟拍。这种情况下,缺乏相机的机械快门对焦,手机很容易出现失焦、跑焦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vivo X30 Pro将专业摄影理念中的眼部对焦引入手机摄影中,推出了人眼追焦功能。保证更好的捕捉焦点,让手机人像摄影更接近专业器材的效果。

可见vivo X30 Pro摄影效果的综合提升,除了镜头结构、超分算法、光学防抖等技术以外,还应用上了能够突破业界天花板的研发能力。

vivo的影像三级跳

组合、研发、突破。

如果回顾vivo的影像能力进阶史,会发现这样的三级跳并不少见。

像是2014年推出的vivo Xshot,就创新的应用了双色温双LED闪光灯。以往手机闪光灯的存在,只有一种补光作用。但vivo的双色温双闪光灯不仅能提供更强大的光源,还可以智能检测拍摄场景色温,通过黄白两种不同闪光灯的组合补光来调整白平衡。不仅通过更强的补光能力降低长快门带来的模糊或高IOS带来的噪点,更是通过白平衡的调整让画面色彩更加自然。

又比如2017年发布的vivo X20和2018年发布的vivo X21。在这两款手机中,vivo关注到了令消费者颇为苦恼的逆光拍摄问题。前者组合了DSP芯片和vivo图像魔方技术,通过算法识别逆光场景,再通过独立的DSP芯片进行逆光HDR处理,实现逆光场景下主体与背景的合理光线分布。到了2018年,vivo再次优化了AI算法,让逆光拍摄不仅清晰,而且更加优美。

不论是2014年的双色温双LED闪光灯,还是2017年的独立DSP芯片亦或是今年的定制定焦镜头,vivo在研发上的投入足够诚恳,角度也足够独特。其中很多技术,至今影响着手机影像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vivo解决影像问题的思路是场景化的。2014年解决的是暗光下的色彩还原,2017年到2018年间解决的是逆光拍摄,vivo X30 Pro解决的则是清晰的长焦拍摄和更专业的人像拍摄。为了解决问题,不论是需要改善闪光灯这种以往不起眼的硬件配置,还是需要独立研制芯片,或者是定制摄像头。都是从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出发,为用户精心打造。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发展思路显然是更实用的,不为展示手机厂商的能力,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正确的思路加上三级跳模式,正在让这家手机厂商在影像领域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乃至影响深远,不由地让人期盼,在解决了逆光和长焦摄影后,vivo的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

结束语

随着年底5G手机频频出现,我们一直在期待一款vivo X30 Pro这样的产品。

正如同当列车应用上蒸汽动力,同样也需要铺设铁轨配合一样。5G网络与影像能力,同样也是一副组合牌。强大的网络能力会让影像内容的传播与消费更加顺遂,但如果影像内容产生的效率不加以提高,我们又去传播和消费什么呢?

vivo X30 Pro突破性的意义就在于此,在获取了5G能力之后,这款产品又在影像能力上进行了大量专业化的改造。两者组合,打造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应用长焦摄像头,坐在演唱会的山顶座位也能清晰的拍摄到自己的爱豆,并且快速上传到社交媒体中,不再需要扛着大炮和电脑。应用了定焦摄像头的5G直播,不仅画面清晰也更加唯美,而不再依赖于昂贵的专业器材。视频的拍摄与剪辑也变得更加简单,人人都能成为5G时代的Vlog博主。

除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手握5G和影像两张牌后,也会让vivo在B端生态中更具优势。像是发布会上官宣的vivo与抖音的合作,让抖音用户可以在拍摄视频时调用多款镜头,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未来这种和短视频平台、影像制作工具和内容分发平台的机会,将越来越多,直至达成5G时代的影像生态。

5G时代的影像旗舰,考验的不仅仅是产品性能,而是能否在恰当的实际组合其多方生态与能力,最终呈现给消费者一个丰富的内容消费和创作宇宙。而vivo X30系列,就正在这条路上一往直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