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为多收税种鸦片耗光粮储 饿死1300万人大饥荒

 爱历史 2020-10-30

  1876―1879 年,近代中国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特大灾荒,这次灾荒灾情整整持续了四年之久,且覆盖面广,受灾地区主要包括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 5 省,并涉及到苏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造成严重后果,饿死人口达 200 万人以上,是清朝“二百三十余年未见之凄惨、未闻之悲痛”。由于这次灾害以 1877 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后人称之为“丁戊奇荒”。

  

  光绪三年,北方九省大部分地区遭到严重的旱灾,很多地方又发生蝗灾,瘟疫和冰雹。这次大灾荒延续到1878年,山西等一部分地区拖到了1879年。这次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是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地,山西灾区是重中之重,1877年,山西巡抚曾国荃向清政府奏报:"晋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多。”曾国荃说:"询之父老,咸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随着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食人”的惨剧发生了。仅山西一省1600万居民中,就死亡500万人,还有几百万人口逃荒或被贩卖到外地,大灾使山西大伤元气。

  

  饥荒发生前清政府为了多收20倍的田赋,竟然允许种植鸦片,而受灾最严重的山西,正是当时种植鸦片极多的省份。当时山西耕地约530万亩,其中60万亩的好田被拿来种植鸦片。曾国荃说:“此次晋省荒歉,虽曰天灾,实由人事。”因为大量的种植鸦片,民间的粮食储备已经被逐年耗光,遇到灾荒,毫无办法,只能坐以待毙。

  

  “丁戊奇荒”期间,清政府腐败导致灾荒发生后官赈效果不佳,由此催生了民间义赈的出现,而“丁戊奇荒”期间也是外国传教士参与中国赈灾的起源。但整体上清政府的赈灾效果不佳,因此灾荒引起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