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献忠为何会在江口沉银?这些巨额财宝又是从何而来?

 爱历史 2020-10-30


张献忠江口沉银大量文物被打捞出水,让这位明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一时间成为了网上讨论的热点。

张献忠早年做过捕快,当过边军,1630年从米脂起事,随后的十多年越战越勇,先在武昌称大西王,后又破成都称大顺帝。张献忠转战湖广,称帝成都,就是向凭借天府之国作为基地,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最终在1646年死在了清兵的手上。

那么张献忠为什么要在江口沉银呢?这么多银子张献忠又是从何处得来的呢?

张献忠的大西军在湖广,四川转战过程中,一路上凡是官府、皇家宗室以及官绅的财产统统没收。仅在1641年攻下襄阳后,在处死了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后,没收了王宫内的所有财产,仅发给饥民的银子就达50万之巨。张献忠所获更是不敢想象。

1643年张献忠又攻下了武昌,武昌是楚王朱华奎所在地,张献忠毫不客气的就王宫总数百万的金银尽数占有,仅装运的车就达数百辆。而楚王朱华奎则被张献忠丢到河里喂鱼去了。

紧接着张献忠一口气还将明朝的吉王、桂王、荣王、岷王、瑞王、蜀王等一一干掉,他们手中的真金白银全部统统到了张献忠的手中,所以张献忠这时候是真的有钱,太有钱了。

等到了1646年9月,张献忠迫于形势决定率部50万退出成都,回到陕西进行打游击。于是这时候江口沉银出现了,而至于沉银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张献忠有意将财宝埋在了江口的水底。这个在文献中有记载“献忠尽括四川金银作鞘,注彭山县江”。在欧阳直的《蜀警录》中更有详细的记载“金银山积,收齐装以木鞘箱笼,载以数十巨舰。令水军都督押赴彭山之江口沉诸河。”

第二种则是因为张献忠战败后,运宝船被焚烧,正好沉于江口。关于这种说法有较多的文献佐证。

《彭山县志》中记载“顺治三年四月,明参将杨展占领嘉定后,沿江而上攻占彭山。秋,张献忠部与杨展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焚,沉没过半,伤亡惨重,败回成都”。

而在杨鸿基的《蜀难纪实》中“献忠自知不厌人望,终无所成,且久贼之无归也,思挟多金、泛吴越、易姓名、效陶朱之游。于是括府库民兵之银,载盈百艘,顺流而东。至彭山之江口,初心忽变,乃焚舟沈镪而还”。

彭遵泗《蜀碧》卷三“参将杨展大破贼于江口,焚其舟,贼奔还。献闻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数十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且欲乘势走楚,变姓名作巨商也。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纵火大战,烧沉其舟。贼奔北,士卒辎重,丧亡几尽; 复走还成都。展取所遗金宝以益军储。自是富强甲诸将,而至今居民时于江底获大鞘,其金银镌有各州邑名号。”

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献忠原本是想带着自己所搜刮的金银财宝顺流而下,从此隐姓埋名将自己化身为一位巨商。但在江口遇到了杨展而被迫沉银的。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